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应该注重对国学经典的朗诵,将国学经典朗诵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联系整合。培养学生国学经典朗诵的兴趣,坚持早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学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承载着优秀的传统历史美德。国学经典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语文包含太多国学经典摘选片段,所以在对国学经典传承中,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在近几年,加强青少年语文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国学风靡一时,国学经典诵读是其主要形式,国学更甚至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外也纷纷建立起孔子学院。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老师要重视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成绩。
  一、国学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我国国学作品历经沧桑保留到现在,是几代人不断发展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学著作中那些唯美的诗词歌赋在其背后都有其各自的典故,蕴含着古代先人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知识理念,所以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有利于我国文化国粹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古代的教學方式可以让教师所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吸取古人的教训,引以为戒。教师在教授中要结合现代实际情况和在诵读中可以给当代初中生指引正确的方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生可以在诵读中学习先辈的优秀品质。在日复一日坚持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丰富自己认知水平,积累唯美的诗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古诗,叫作《次北固山下》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诵读体会情感并背诵。这首诗主要写作者到北固山下的所看所想。学生要通过诵读认真体会不仅能够感受到风景的无限美好,更应该发现作者通过归雁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一个游子在秋天独自漂泊的凄苦感情。学生要走进课本,感同身受,从而提高自身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将国学经典著作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国学的魅力,感受国学经典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对情感表达时不仅仅局限于形容词。例如在表达伤心时可以引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引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朗诵了诗句,还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提高语文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积累越来越多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初中生在接触了国学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我国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经典著作中含有很多的优秀文化经验,学生通过不断诵读,可以深入了解经典的魅力所在,并产生兴趣,在诵读之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把语文教学和国学经典相结合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对国学经典的阅读,陶冶情操,提高自我满足感、幸福感。
  二、如何把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中,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方法可以改进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古代教育的学习,有利于初中语文更好地发展。在新课改形势下国家加大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渗透,国学经典包含大量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有丰富的思想意境,加强对国学经典文章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且古代的诗词歌赋是具有音韵美感的,在早读时老师可以进行诵读示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语调情感变化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诵读创新,一改以往的诵读方式将古代诗词“唱出来”,增加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下要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学生在诵读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改正。
  第一,意境法,由于意境是作者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情感展现出来,所以想要进入意境中,需要利用自身想象和切身实际将诗歌的意境、气氛和所表达时的情感进行还原,和作者进行“近距离”接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解说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使用多媒体播放适宜的音乐背景,让学生更快融入意境当中。同时可以将语文课堂融入生活,与生活实际体验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对诗歌作品的真实情景进行体会。第二,抄录法,运用手写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一笔一画的抄写,在我国古代抄写是主要学习方法之一,能够让学生融入作品中体会情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将抄录法和语文课堂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加强对古代诗歌的诵读,古代诗歌教学不仅是追求精深的讲解,而且是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在反复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好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古代的诗文中韵味十足,很适合诵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节奏的快慢、抑扬顿挫的诵读方法,更好地将诗词情感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在教《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时,可以先播放这首诗的朗诵背景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如何朗读,再让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朗诵比赛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竞争中相互学习。
  在初中教材中已经摘取了很多国学经典作品和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通过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在学生背诵古诗文时融入其中仿佛会感受到与古人面对面交流,大大提高了自身阅读量的积累。
  三、建设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结合的环境
  环境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氛围好了便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进行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忽视。要为学生创造学习国学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国学经典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广泛传播经典,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文化,提高自身语文文化综合素养。例如,为了创建一个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环境,学校或者班级可以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提高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是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诗词理解作者情感通过表演形式演绎出来,把国学经典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程度来为初中生选择经典优秀的课外读物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轻声朗读,不主张布置任务刻意朗诵,保护好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几种方法,教师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例如在讲到《论语十二则》这一个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以查找资料的方法收集有关孔子及其学生的有关资料,对其的观点及其文献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这篇文章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的基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有效衔接相同题材的诗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可以不定时开展读书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所感兴趣的国学经典诗词,相互交流阅读时的感想,拓宽自身的语文眼界。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观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相对于固有的文字来说电视栏目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可以在课下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同步答题,以此进行比拼,提高自身成就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学习。伴随着教材的改革,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对国学经典的选取,国家已经意识到国学经典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初中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在语文课文中更多地渗入国学精神,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和国学经典的整合,已经成为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背诵诗句应对考试,而不去理解其真正含义。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国学修养,和其他老师交流经验,互补互助。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国学经典环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边学习,边总结,边改善。一点点对学生产生影响,不要一下就让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较强的感悟能力,从而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想要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光靠国家的大力支持还不够,身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从而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国家应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国学经典诵读的篇数,并适当增加经典作品的背诵篇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充分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经典国学的理解程度。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相整合,教师可以运用国学经典著作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结合当代实际不断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举办相关实践活动,如大声朗诵、进行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要做到有效整合,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环渐进边改善、边探究、边学习,促进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丁建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漫谈[J].学周刊,2019(8):114-115.
  [2]趙雪莲.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J].甘肃教育,2018(6):49.
  [3]祁亚荣.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J].甘肃教育,2018(6):103.
  [4]陈军令.成才视野下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4(32):8.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2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