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同步实施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主张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语文学科中包含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有助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从娃娃抓起。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并融入国学经典,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民族文化,抵抗不良文化与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学经典的渗透的特点,并重点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特点;渗透途径
  
  在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之后,在国家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我国,而国外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于处于思想观念发展观念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不良的影响。人们开始以追求国外文化与国外习俗为潮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的重要性。国学经典是我国非遗之一,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建立起民族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发扬。
  一、 国学经典的特点
  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启蒙性、趣味性、开放性、循序渐进性的特点。其一,小学生处于启蒙的关键时期,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视野,受到国学经典中优秀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其二,在生本理念下,语文新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生动有趣的图片,而利用国学经典解说语文课文中的图片,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的求知欲。其三,国学经典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将其运用到语文成语与寓言故事教学中,丰富了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发挥国学经典的开放性特点,根据学校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规律、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考虑,制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其四,国学经典的运用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情况,根据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发展阶段,注重国学经典融入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帮助学生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国学经典的有效渗透途径
  (一) 活跃课堂气氛
  部分教师认为国学经典作为非物质文化中的一种,应该严格对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的国学经典一板一眼,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据教育心理學家分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与记忆效果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语文教师在国学经典的渗透中,应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国学经典学习中感受了乐趣。如小学二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词汇的积累,教师可以开展利用游戏化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成语接龙活动,让小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情况下学习到更多新的成语,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性,增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 取其精华,与时俱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国学经典,首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从辩证学的角度来看,国学中既含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在引入国学经典的时候,要注意与时俱进,与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然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一故事时,给了大家深刻的警示,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总会想一些理由,尽管理由会比较荒诞。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讲仁义是不够的,是需要有实力才可以生存的。所以,在对学生讲解“仁”的时候,也要将一些反面的教材融入学习中,让小学生可以对事物的两面性进行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为其讲清楚所包含的文化思想及含义,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印象,将经典中的真理付诸实践。
  (三) 示范引领
  虽然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都有标点符号,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低,经常会出现断句不当的情况,误解了文章中的含义。如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学生经常会误读为“非常/道”“非常/名”,经过教师的示范引领,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法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让学生掌握正确读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故事激趣
  小学生对故事可谓是情有独钟,因其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需要依赖于具体实物,因此在语文国学经典渗透中,应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创编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小学生从枯燥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以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学习语文。如在《诗经·兔罝》中,教师可以将其中包含情节编制为学生听得懂的“武夫与公侯”故事,在进行诵读,有助于增加小学生对《诗经·兔罝》内容的深入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创新教育方法,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任务,挖掘国学经典中的文学价值,将其合理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诵读积累,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开展,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助力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玲萍.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
  [2]郭萍.弘扬国学文化诵读经典诗词——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策略[A].2018年2月向导-教育导刊论文汇编[C],2018.
  [3]曾少冰.浅谈小学语文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J].名家名作,2018(5).
  [4]潘中喜.沐浴经典静水流深——引导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方法刍议[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