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果我们真的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这样的信念,那么,就在不久的将来,"差生"一词将会在教育界消失,每个孩子都将在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再不会贴上"笨"、"智商低"等标签而感到苦恼。我们期盼这一天赶快到来!
   关键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潜能
   本文欲从理论上对每个孩子,尤其是所谓的“差生”(虽然我们不喜欢用这个词,但苦于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具有成功的潜能进行了论述,我们期待着各位老师能够在实践中落实这—理念。
   有些教师习惯于将学习落后的学生概括为一个“笨”字,认为他们是天生笨,毫无发展的可能性,视其为“异常”,甚至于“歧视”,其实,绝大部分“差生”,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可能还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将这类学生(差生)喻为蕴含着丰富地下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会有一群地质勘探职员来到这里,看到了宝藏,奉为至宝。
   笔者认为,如何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成功潜能?首先,从发展的前提条件来看,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辩证关系。个体的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了个体在此范围内的现实发展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健康的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相当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大量的调查表明,所谓“差生”其生理上的遗传素质大多均属正常范畴,而关键的问题是该如何帮助他们开发潜能。
   其次,从智力与学生的关系来分析,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不好,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事实上,在不加挑选的儿童当中作测查,其智商表现为正态分布。假定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学生来源随机构成),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他们的智力分布,极优的学生均不到1人,智力有缺陷的也不到1人,中等水平的约18人,中上及中下的大致分别为6—7人,优秀和慢速学习者大致分别为3—4人。这表明,目前被教师认定的“差生”绝大多数智力正常。那么学生智力间不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何在学业上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现在学术界一致认为,智力与学业成绩只是中等相关,相关系数大致为0.50,即智力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是影响学生的唯一因素,学生的学业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气质、情商、集体环境、教师引导等诸多因素有关。学习极优秀者和学习困难者,这两种人的学习成绩都与他们的智商水平没有绝对的关联。研究表明,后者在性格上一般表现为退缩,自暴自弃,机械能力较强,言语和数学能力倾向偏低等。由于“差生”智力属于正常水平,加上目前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程,符合学生正常智力的发展状况。因此,一般说来,学生都能够全部顺利完成学业。之所以产生“差生”,关键在于学生潜能的发挥状况。
   再次,对学生能力的界定应有所拓展。因为能力是诸多能力要素构成的,一方面的缺陷并不意味其他方面也有同样的不足。此外,儿童的能力与成人相比,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大多尚未分化的能力还有待于开发。能力在一个正常人的身上的巨大差異几乎完全来自童年期不同训练的结果。“差生”同其他的学生一样,其潜能有着多面的内涵,不能仅以其暂时一方面的缺陷来否定全部,况且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大量的潜能有待于积极地去挖掘。所以作为教育者,掌握一种乐观的儿童观,“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是其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
   总之,由于学生个性心理诸多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学生心理潜能在学生之初不可能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智商方面没有突出表现,甚至暂时处在后进状态,这完全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教师过早的认为学生“愚蠢”、“智商低”、显然是一种偏见。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以分数衡量学生,只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所以对“差生”,我们既要发现他们潜能的优势面,也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以点带面,最终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J].新课程(小学版)2008年Z1期
  [2]郭福云.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年03期
  [3]姬秉新主编《儿童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4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