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家长和学校越来越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学生在小学时期思想行为的可塑性较强,学校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养成优异的思想品德。
  一、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做文章,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熏陶,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坚实正确的三观,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他们轻视德育教育的态度也影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观感,导致很多学生对德育教育不以为意。
  (二) 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质量,开展德育教育也只是应付检查,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过于被动。很多学校只是在示范教学、评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让德育教育工作成了“面子工程”。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不满,不愿意配合教师推进德育教育的进行。
  (三) 只局限学校,忽视家庭教育
  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部分家长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对学生的管理力度较低,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成长教育,有些家庭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上一辈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常常对孩子过于溺爱,更加阻碍了德育教育的进行。还有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甩给了学校,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否有提高。如果孩子的品德出现了问题,这些家长会认为都是学校的责任,丝毫不思考自己应在孩子教育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四) 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我国的德育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都是摸索着开展,没有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也缺乏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教师在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会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有所欠缺。
  二、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转变观念,育人先育德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之前,学校和教师都要对教育的观点进行转变,树立起“育人先育德”的教育观念,让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深入,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此,为落实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的管理层要正确树立德育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工作要先于加强学生书面成绩的工作,切忌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为有效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思想道德的培训课程,让教师能够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校还要加强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视。
  (二) 尊重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成长状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取最为合适的教育方法。目前,学生缺乏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问题时缺乏理性思维,过于感性,为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尊重学生的特点,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 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正确认识德育教育与所教学科的关系,在学科教育的课堂上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去,让学生的成长发展受到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与工作时要注意:第一,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形成“要做事,先立人”的行为思想。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教师要在学科知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素质。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地基。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科课程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展现。与此同时,要拉近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材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媒介。
  (四) 学校与家庭要配合协调,落实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所以,学校要主动拉近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家长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導。学校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也可以彼此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更为透彻,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品德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拉近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关系,让学生在学校和家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思想品德。
  (五) 丰富德育教育手段,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让所教科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一些贴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并组织学生通过对角色进行扮演参与到情景中。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实际生活中所关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教学强化对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所以学校与家长都要正确认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的思考如何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实际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崔忠兴.论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8(5)12-14.
  [2]杨华.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新课程,2017.
  [3]吴从国.浅谈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
  作者简介:
  刘贡布,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舟曲县憨班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