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大家一直都颇为重视。近年来,教育部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简单地讲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在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重要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育者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进行教学,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语文知识和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进而让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与一般意义的“素养”不同,是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应该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六个方面,其中包含自身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素养,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基础,也重视了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素养。
   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为载体,在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综合了语言技能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学家们的热点问题。在1960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能力文本”的教育观念。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在2016年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者难以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学者只是单一地传授语文知识。而现在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教学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就要转变观念——教学者要從“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只有观念转变了,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教学。但是现在很多教学者难以转变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缺失。
   2.学生缺乏核心素养的意识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地听教学者的语文知识讲解,并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以不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更缺乏核心素养的意识。学生只是一味地输入知识,而没有输出知识。这也是由于教学者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学生缺乏核心素养的意识,降低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不光是教会学生如何写字、如何读懂文字,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表达,并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比如,写春联,很多小学生从小学习毛笔字,在春节的时候都可以帮家里写简单的春联了。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各方面能力都还比较欠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总结,快速掌握学习技巧,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速度比较慢,所以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通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会形成问题意识,慢慢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增强。教学者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成语接龙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教学生一些基础的语言知识,而在学生思考成语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3.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素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内在的素养。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书本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将知识与日常的实际生活结合,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总结经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诸多的文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如何成为具备优良品格的人,比如在学习《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学者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美好品德,并回家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首先教学者要端正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醒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和考试,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小学生,都比较调皮,学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长时间集中精神,做不到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课。因为他们比较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扰,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不能专心听课。教学者应该教导此类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课。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其学习效果。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意识地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文学现象,并善于捕捉生活中很多微小的事情所表达的情感。将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而且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语文的知识来解释。此外,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中的固定知识以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寻找一些贴近我们学生生活的素材和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语言来自于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者在课堂上不要总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比较老套,以至于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被动,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者应把学生的感受放在首位,而不是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简单地讲解课本知识。教学者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来提一些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比如在学习《闻鸡起舞》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学者可以问学生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为什么祖狄听到鸡的打鸣声就起来练剑?为什么不是听到鸭或者鸟的叫声起来呢?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通过此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
   语文是中国历史悠久且影响比较深远的文化学科,在国内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每天都在学习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水平,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者应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予以重视,教学者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用文学作品去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可以课外鼓励小学生多多阅读一些趣味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比如,教学者可以让学生读一些经典的文学故事。比如《子欲养而亲不待》《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田螺姑娘》等等,通过这些中华经典民间故事,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素养。
   4.开展课外活动,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大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教学者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養还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一个“读书漂流活动”,让每位同学把自己以前读过的书籍拿出来,然后放在班级书架上。大家一起互换书籍,并且在阅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夹在书里面互相分享。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学者应多开展类似的课外活动,而不只是拘泥于课堂知识。只有多参与实践活动,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小学生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在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学者难以转变教学观念,还是喜欢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学生也缺乏核心素养的意识,所以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开展课外活动,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此来提升教学者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邱位祥.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2]崔强珠.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6(29).
   [3]宋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4]阮艳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
   [5]祖二艳.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6]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