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传统不断被提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实践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通过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将其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不同,它不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认识生僻字词、默写和背诵文章等,它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责任。初中语文中进行文化传统的渗透,能够赋予学生精神力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个人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当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沉淀,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神宝藏,是我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尤其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是很成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社会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坚韧不拔、刻苦学习以及拾金不昧等精神内容可以为中学生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内容能够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情感
   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很容易走上歪路。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模范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质。例如,一些文言文,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当中收录了很多关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刻苦学习等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对于启发学生的思想和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时刻进行,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与书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学生既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提高,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對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解和解题上有所突破。要想学好语文,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古人对文字的运用有着很高的境界和造诣,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文言文的学习具有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组词造句、修辞手法、文章结构上的把握都会更进一步。因此,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
   (一)营造氛围,优化中学语文传统学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科基础、优势和劣势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大纲,为课堂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进行演绎,并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名人励志故事等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来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另外,我国一些传统节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元素,在与学生实行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加深理解,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渗透。
   (二)整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初中教材中的一些古诗词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如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篇诗词时,可以与其他同类文章,如晏殊的《破阵子》整合起来,通过对这类描写家国情深的古诗的系统学习,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古诗创作技巧所表达的情感和抒发感情的途径等。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加深学生对这类文化的了解:(1)请找出诗词中描写家国情深的诗句;(2)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感情时都运用了哪些技巧?(3)从这两首诗中你能够体会到诗人的哪些情感?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了解到古诗词的一些写作技巧。同时还可以诗人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1]。
   (三)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传统文化的创作都将作者的社会实践经验融合在里面,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不能只是从文章诗词的字面意思进行讲解,还要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如果只是单纯凭着死记硬背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就要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推此及彼。如在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互联网上的关于莲花和池塘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莲花的外观和生长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文章字面上对莲花的赞美,由深到浅,深刻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用莲花来比喻志向高洁的人。赞美他们遗世独立、不同流合污的高贵精神,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了好榜样。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2]。
   (四)详细解说优秀文化背景,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
   传统文化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因此通过对文化背景的解读,学生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对文化背景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在学习《陈涉世家》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让各小组查询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查询到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小组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了解到起义的全过程和深层原因,让学生以历史背景为参照,对文章的政治含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五)丰富优秀文化展现途径,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優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将《论语》《弟子规》中的一些经典词句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师最显眼的位置,营造努力学习的课堂氛围;举办古诗词竞赛,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背诵,也可以是对每一篇诗词的解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诗词鉴赏,让学生对诗词更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3]。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传统文化的讲座和电视节目,通过生动立体的影像和视觉感受,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百家讲坛》这档电视节目,专家对一些历史文学作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讲解,让学生醍醐灌顶,不得不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实现,中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教师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网络有传播速度快、接收信息实时准确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来演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观看一些传统文化的宣传短片或者公益短片等,让学生不断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例如,央视的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天下收藏》等,有的是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宣扬,有的是对国家宝藏的展示和剖析,像这类电视节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观看,对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历史前辈的经验所得,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当前快餐式的文化和落后的教育方式桎梏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阻碍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愿。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学生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标杆,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发扬,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继续发光发热。在初中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语文课程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占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少年,2017(32):53.
   [2]朱义.试论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中[J].课外语文,2017(15):164.
   [3]张双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7(8):53-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