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绘本教学走向教学“绘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嫣娜

  【关键词】绘本教学;教学“绘本化”;拼音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7-0058-04
  【绘本内容】
  绘本《字母树》——绘本界的经典作品,是四届凯迪克奖得主、美国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
   在一棵葱郁的大树上住着许多快乐的字母。他们在阳光中笑,在微风中摇。直到有一天,风暴袭来,字母们在狂风中东倒西歪,甚至四处散落。这次风暴成了字母叶子们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害怕得躲在低矮的枝叶深处,再也回不到当初的自由与快乐。就在这时,一只奇特的虫子飞来,教字母们组成单词来抵挡强风。后来,又爬来了一只奇特的毛毛虫,教字母们做了一件他们从来都没想过的事情,那就是——组成句子,说些有意思的事情……谁也没有猜到,字母们一一串联,写出了“世界和平,造福全人类”。原来,当字母们组合在一起,书写出文字时,远比强劲的大风更有力量。
   故事的素材太有意思了,居然是英文中的26个字母。这不禁让每一个低段语文教师想起拼音教学。同样是字母,在作家的笔下变成了一则简单质朴又充满童趣和表现力的童话故事,尤其是结尾部分,当李奥尼以字母叶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以孩子式的逻辑对成人世界的人类和平作出口号式的诠释,强烈的趣味与震撼感自然地产生了。于是,笔者想把这棵“字母树”种到正在“拼音王国”里“挣扎”的一年级新生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孩子都可以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拼音树”,种下学习拼音的诗意,种下发现成长的美丽。
   【教学理念及目标】
   绘本是一种以文字和图画共同参与创造、触动视觉和想象力的新型叙事样式。绘本里的每一幅图画、每一个句子都是作者和画者在向儿童描绘一个崭新的、美的世界。[1]绘本叙事丰富多样、新奇有趣,对低年段儿童生命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为绘本引入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学“绘本化”是指以绘本的思维方式重新建构低段语文的课程内容及过程,呈现出绘本与教材融合共生的状态,是教学的整体性变革。“绘本化”的教学变革以“1+1”为模型,第一个“1”指教学内容中有一本原生性绘本,第二个“1”是指经过教师加工处理的新形态的创生性绘本,可以是图画的重组,可以是内容的重组,也可以是图画与内容一起重组,“+”则表示这两部分内容在课堂的同一时空中出现,共同指向教师教学的目标达成。在这种模型下,教学“绘本化”追求丰富的故事情节、连续的角色变换和全息的游戏渗透。
   【教学过程及意图】
   (教学说明:本节是拼音教学中声母复习课教学片断。教师将认读声母、简单拼读、创编故事放入一个改编的《声母树》故事。)
   一、有这么一棵树——认读声母
   教师板画:一棵树。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学生自由交流)
   师:这些都是真实的树。今天老师想施个魔法,把大家带到一个童话世界。那里的树非常神奇。你猜,你会遇见一棵怎样的树?(学生自由想象、交流)
   师:多奇妙的想象啊!我们今天到底会遇见一棵怎样的树呢?瞧,它出现了。
   課件出示:一棵挂满声母的树。
   师:树上长满了拼音,原来它是一棵拼音树啊。让我们一起来和树上的叶子们打打招呼吧。(学生开火车读叶子上的声母)
   师:这些拼音读起来又轻又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教师板书:声母树
   上课伊始,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情境,师生一起走进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秩序性的童话世界,声母的复习课变成了自由的故事世界。学生作为声母树下的游戏者,能够自由、自主、自觉地徜徉其中。
   二、做一片小叶子——辨析声母
   师:同学们这么热情地打招呼,小叶子们可欢喜啦!他们争着抢着要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桌上的信封里就藏着声母叶子呢,和你的同桌互相指认。一个同学指一个声母,另一个同学读,读完一个就交换。全部读对的最棒!(学生与同桌互相认读)
  师:全部读对的同学冲我眨眨眼睛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评价,并指导学生把卡片收好)
   课件出示:叶子在树上的生活。学生想象,自由讲述自己在树上的快乐生活。
   师:叶子们在高高的树梢间跳来跳去,过着快乐的生活。每个声母都有自己心爱的叶子,总是坐在上面晒太阳,随着柔和的春风轻轻摇摆。你想不想成为一片这样的声母叶子呢?请你悄悄地挑一片叶子,读一读,记一记,合在自己的手心里,然后编一个谜语,说说自己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让大家来猜。注意不能把答案告诉别人哦!老师提醒你们,你得从声母叶子中找一片最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别人才更难猜。
   教师示范:我长得像拐棍,爷爷、奶奶都需要它。你们猜,我是谁?我反过来就像是伞柄,大家说,我又变成了谁?(学生同桌、前后座互相猜一猜)
   课件出示:风变大了。
   师:可是,不一会儿,风就变大了。一阵大风刮来,叶子们晃得厉害极了。风儿越变越大,变成了猛烈的狂风。声母叶子们吹得东倒西歪,赶快抓紧旁边的枝干。风暴过去了,刚才真是太危险了。
   课件出示:一只虫子出现了。
   一只虫子爬过来说:“哎呀,出事了。你们还不知道吧,有几个声母叶子被狂风吹走了。”让我们一起去把伙伴们找回来,好吗?
   提示1:他们是四胞胎,都由一竖和半圆组成。他们是谁?(学生在拼音格中书写“b、p、m、f”;用手指演示)
   提示2:他们是三组好朋友,一个是翘舌音,一个是平舌音。(学生在拼音格中书写“z、c、s、zh、ch、sh”;学生抽读卡片)
   提示3:他们是声母中最晚出现,为了保护读音相同的韵母小弟弟,他们俩成了勇敢的大哥哥。(学生在拼音格中书写“y、w”)    故事的主题一直在延续,教师把4组容易出错的声母融入两个游戏情境之中。一个是“我说你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声母,认读声母来复习声母。另一个是“我说你找”,借助寻找信息,让学生担任解救飘散声母的小英雄。声母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快乐地完成。
   三、开出美丽的花——挑战拼读
  课件出示:小蝴蝶飞过来。
   师:小蝴蝶飞过来,她说:“你们一片一片单独生活,如果风再大一些,还是会被吹走的。你们可以与韵母组合成音节,变成音节词语、句子,这样力量就更大了。”小叶子们,你们愿意开出音节花吗?请打开你手中的信封,拼读正确,才能开花哦。(学生自主练习拼读)
   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开出的花朵?谁开出了一朵一色花?还有不同的花吗?
   几色花就是表示拼音词中有几个音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颜色的花朵,自由展示。从长叶到开花,神奇的声母树无所不能。声母复习只是拼音学习的一个环节,从声母走向拼读,是自然且必需的过渡。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五色花,拼讀5个音节;可以选择一色花,拼读1个音节。不同颜色的花都一样美丽,学生不同梯度的发展都应得到认可和尊重。
   四、找一本树的书——阅读绘本
   师:今天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遇见了一棵长满声母的树。风暴过后,在小虫子的提醒下,声母找回了自己的同伴,并接受了小蝴蝶的建议,努力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还有一群国外的一年级小朋友也去童话王国旅行了,想看看他们的经历,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课件出示:教师讲述绘本《字母树》
   师:这本书已经分享到班级的学习群里,大家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
   整节课的设计源于绘本《字母树》,直到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它才隆重登场。因为游戏,学生对这部绘本充满了阅读期待。从拼音到阅读,从阅读到创作,实现绘本阅读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教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同样,“绘本也无非是个例子”。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接受要经过想象的中介,而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影响儿童的理解与想象。绘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表达情感、展开故事、讲述哲理。[2]低龄儿童将绘本作为中介来学习语言,会更有代入感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组织时应挖掘绘本的故事因子,转化绘本的多元角色,提取绘本的游戏精神,追求教学过程的“绘本化”。
   一、丰富的故事情节
  童话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世界”。每一个儿童回忆人生最初的“安全感”,眼前都会浮现出“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画面。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玛利亚·塔塔尔用“着魔的猎人”来形容一个孩子听故事时的精神状态——好奇、精力充沛、着迷。低年段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为学习创设了一种情境。这节课的故事从“一棵神奇的声母树”开始,最初的世界温暖又快乐,紧接着却遭遇了大风的袭击,故事氛围与情节形成激烈的冲突,满足了儿童猎奇、探险的欲望,最终又归于开花的幸福。课堂的故事在“春天般的美好”中结束,随即又开始了真实的故事阅读。教师创生的故事素材是有限的,绘本则为教师叙写故事打开了一扇窗。借鉴绘本中的作家编织故事的逻辑,可以使每天的课堂故事都充满新鲜感和愉悦感。
   二、变化的角色转换
   一堂声母复习课因为绘本的介入,教师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演出。师生共同参与,角色不断转换,每一幕演出都实现了师生间精神文化能量的相互转换与相互生成。进入课堂情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进入角色表演的交往关系构成,由人与课堂环境、人与教学活动和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构成,展现了不同生命和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冲突。
  学生在“绘本化”的教学中拥有多重角色,起初还是声母树上的一片叶子,转身变成了拯救叶子的超级英雄;明明还在音节开花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很快又成了绘本《字母树》的倾听者和阅读者。与此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会儿是惊讶的声母树参观者,一会儿是一片被大风吹跑的、担惊受怕的声母叶子,一会儿是生动有趣的拼音指导者,一会儿又是温柔可亲的绘本推荐人。美国教师奖得主玛利亚·托尔在获奖后写下这样一段话,讲述角色表演对一个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性。“我意识到教学让个人与知识产生一种深层关系,需要我把对知识的热爱传递给学生。我的课堂变得活跃而刺激,我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足以让学生瞠目结舌。我一会儿跳到椅子上,一会儿像婴儿一样爬行,一会儿有又像老妪一样尖笑,活像一个赤手空拳的说书人。”[3]
   三、全息的游戏渗透
   席勒在《美学书简》中指出:“人只有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才游戏;而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游戏自身就有一种创生的特质,它为游戏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自由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面上是在参与声母树的游戏,实则是在与拼音学习中的自己进行游戏。21个声母中容易出错的四组分别在“猜”和“找”的游戏中出现,尤其是“猜”这一环节,学生的创编能力让人惊叹。“我(声母C)是女生的头箍,是男生的耳机。”“我(单韵母I)是孙悟空的兵器。”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自由想象,大胆尝试,尽情享受创造的乐趣,追求内在潜能的挖掘。富含创生性的游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促进了儿童内在灵性的发展,实现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和学习自觉性等方面的多元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卫平.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与鉴赏[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56.
  [2]宋晓丹,穆晓婷,李学垠.绘本的力量——基于绘本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6):59-62.
   [3]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6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华润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7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