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亚月

  【摘   要】高中生应具备初步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及实践能力,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生物学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生物学教师应重视生物学实验的教学。通过独立的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为高质量生物课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分析;思考建议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生物学的本质是揭示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开始与其他学科交叉,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接触越来越接近,逐渐发展为准确、学科的数量和分子水平,对知识创新的要求更高。生物学学习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应该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生物教学过程中。
  1.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最初是一个质疑过程,是对内在知识的重新思考。由于学习中缺乏批判精神,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进行批判性学习。这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发展这种“提问”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和质疑。我们应该采取保护的态度,从前面指导,努力展示学生提出的各种“野性和无拘无束”的想法。对于学生来说,“质疑”和“解决疑惑”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在“探索促进切根生长的最佳浓度”的教学中,一些学生提出: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配置它?如何避免不同浓度之间的误差?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书籍,不要迷信权威,应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物学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和证明。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土豆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绿。我会让学生首先通过材料自己来看,设计实验,然后我们共同努力改进实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还自觉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拓展视野,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的结束并不是这个知识点的终结,而是可以从这个实验开始,反思成功或失败的总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缺点,进行新的、实时的思考。同时,教师也应该把理论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常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用手和心灵,共同努力,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研究了检测植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實验后,我们了解到基本原理是还原糖在遇到铁蛋白试剂时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它的具体反应是什么?在这个时候,我鼓励学生从化学课上寻求答案,这样便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2.改变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索,注意实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只有真正观察实验的基本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教学时一般会严格按照预设的实验教材和教学工具进行实验,但有时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这时,教师需要添加实验材料并调整实验工具,分析和比较实验材料和仪器变化后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并对其实质进行分析,使实验结果能够反映真实现象,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实验兴趣。因此,教师除了要注意改变实验步骤,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注意实验过程的分析。实验程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实验程序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现象、详细的实验数据和正确的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教师有必要改进实验步骤,监测每个步骤的实验现象,预测每个环节的误差和结果,并将它们安排到详细的实验程序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实验步骤进行探索,注意步骤变化后的现象变化,分析其实质,仔细考虑实验中的问题、现象和失败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
  3.独立实验是核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通过独立的实践练习,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应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包括实验项目设计,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准备、独立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并加以记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生物实验过程,使学生在独立实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授“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以学生的独立实验为核心,给予他们足够的实验时间,使其通过独立实验获取新知识,这种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合作实验是关键。协同实验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优化学生的自主实验过程,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实验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将协同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关键。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分工。其次,引导学生围绕实验内容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配合观察实验的现象和基本操作。最后,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提出鼓舞人心的问题,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实验中的问题,并通过协作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4.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时间、实验资源的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等因素,学生很难在实践中获得实践技能。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要求生物学教师具备实验教学的创新意识,积极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思想和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实验学习环境。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教学可以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很多帮助,使许多实验教学突破原有实验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实验教学。例如,在“细胞分裂”的实验教学中,过去由于实验设备和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主要由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教学,但很难直接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而多媒体则可以结合实验材料、过程、结果等,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结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实际出发,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只有在科学的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不论是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还是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都应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转变学生原有、固定的学习模式,使其对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及培养对策[J].名师在线,2019(11):39-40
  [2]蒋家容.生物学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陈迪.如何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7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