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帮隆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基于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体验学习等方面的要求,也由于生活情境教学更符合孩子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特点的缘故,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和较为广泛的实践。虽然教师对于情境教学高度认可和有强烈的实践热情,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制约着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首先分析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就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化提出了应用对策分析。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存在着应用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入门”,让学生热爱学习数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简单的事物,促进学生数学感觉、学习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认知事物特点以及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是生活体验,由此生活情境教学法更适合小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能够将数学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兴趣能力。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于生活情境教学的理论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多种多样,丰富了生活情境教学的内涵,但是也存在着部分教师对于生活情境教学理论认知不足导致的教学效果不高的问题。没有对生活情境内涵的把握,而盲目地或者刻意地求新求多,抑或是对情境教學要求就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那么生活情境应用令人担忧。
  2.生活情境方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生活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即教师素材选择上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范围,比如,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你们知道天平的原理吗”,学生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天平;还比如忽视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差异。其二,脱离了课堂教学目标。不是出现过度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就是出现营造氛围不够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够顺利达成。我们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情境营造上面,也不能够把数学知识像原来填鸭式教学一样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和体验价值。
  3.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存在着思想问题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实践存在思想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不足,没有从学生信息反馈中或者自我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把教学反思作为可有可无来对待。第二,教师对于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实践存在着功利心理或者责任意识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中,动机是功利的,而实际行动是欠缺责任和充足准备的。
  二、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应用的优化对策
  1.进一步深化对于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理论认知能力
  首先,要正确认识生活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生活情境是两个层面意思的结合,既要是生活化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日常可以看到的,又要有情境,能够把数学知识引入具体的情景中。其次,认识到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现实要求,深入认识教学新理念,课改新精神,提升对生活情境教学必要性的认识程度。
  2.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生活情境特征的把握能力
  生活情境方面的问题,大体意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上存在于生活情境内容方面的问题。对此,第一,提高对于生活情境基本特征的把握能力。不能够将成人世界的生活概念应用到小学生身上,这样的素材很难让学生进行分析,甚至难以提起兴趣,集中注意力等。要以学生为教学情境角色主角,换位思考。第二,通过对生活情境的理论知识把握和不断的教学实践积累,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教学的关系,恰到好处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应用上的思想认识
  针对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情境教学实践上功利心理和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等思想问题,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树德立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思想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端正的态度提升生活情境教学的现实课堂应用。
  三、结语
  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就其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优化对策,从对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问题论述分析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式的有效性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也应该就情境教学的方法创新上有一个进一步的理解和实践,比如质疑教学与情境教学结合,其他内容情境教学氛围营造等等,总之,虽然教无定法,但创新实践是科学教学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卞文倩.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华夏教师,2019(9):48.
  [2]张洪银,巩素芳.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51,53.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