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栾雁雁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有效匡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人生信仰庸俗、宗教信仰功利等不良倾向。但从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这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必将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重要性;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158-02
   一、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注意对一些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很多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但是他们却属于“法盲”,甚至对一些与他们今后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劳动法》也不了解,所以很容易被一些有心机的用人单位“骗到手”。大学生属于较高层级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如果想健康成长,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也能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出口成脏”,而且也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这就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的素质令人堪忧。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步入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高校积极地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门课程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还有一种恶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及时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出现的问题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教学,对教学过程改革创新,使其能够更符合学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发挥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设置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本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部分教师所秉承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表现为课堂教学就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信仰世界的了解和把握,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对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而言,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所以如果让他们“冷不丁”地接受一些与他们间隔比较远的法律基础,很容易让他们感觉不知所云。要想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必须逐步进行教育,因为没有谁能够通过听几节课就可以彻底地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以引导为主,在学生内心埋下一颗种子,而不能揠苗助长,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只是一种形式,是学校为了应付或者完成教学任务而开设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整改,以学生实际需要为核心,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一个教师的责任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我们希望通过向学生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能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会尊重他人,并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善于用法律武器保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效果得不到改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为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而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多媒体PPT课件授课方式为主,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可选的较为前沿的教学方式,如新媒体教学、VR技术教学等,但是很多教师却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将这些教学新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的可能性和方法,致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得不到改善。
  (三)现行考核方式的弊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基本上是一个学院的学生同在一个大班上课。虽然这门课程很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却很随意地决定结课考核的方式。例如,以一篇论文的形式、以课下作业的形式、以开卷考试的形式等。这种随意性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行为,也基本上检测不出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所以结课考试基本上沦为一种形式,失去了考核的意义。有些教师甚至在开学之初就告诉学生不用担心这门课程的考试,让他们花费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并不需要花费课下时间学习课程内容。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结课考核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针对这些情况,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教师正确看待教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学生为核心,重视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不能过于依赖教材,在制作课件时要表现出与教材内容的不同,删减一些不太重要或者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并适当添加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劳动法》等,让这些实用性的内容成为吸引学生听课的因素。当然,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身边寻找教学素材,如用优秀大学生的光荣事迹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同龄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学习这些大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选择这些“接地气”“亲民”的案例要比选择那些距离学生太远的案例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作用。
  (二)更新教学技术,改善教师教学效果
  虽然多媒体教学技术非常成熟,也受到大部分教师的喜欢,但是很多学生基本上已经对这种教学方式失去了兴趣,如果教师仍然乐此不疲地选择这样平淡无奇的教学方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探寻全新的教学技术,从而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将翻转课堂引入课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們在课下完成一些内容,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并且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更新考核方式
  高校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能简单地以论文、开卷考试或者布置课下作业等形式完成结课考试,而是应该采取一种全面考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形式,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考核的价值和意义。例如,给学生布置社区服务、法律知识传播、青年服务等任务,把温暖送给他人,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考核更有意义,也更符合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金秋平.依法治国重要思想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融合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36-37.
  [2]龚劲丹.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育人[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25-128.
  [3]田长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MOOCs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3):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