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赏识教育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要用博爱之心接纳学生,用细致之心发现学生独特的闪光点,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认同学生、欣赏学生,帮助学生自信自强。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宽容;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考文顿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水平只能达到C,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A和B,这种心理暗示会使孩子为自己限定一个虚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有意无意地开始朝平庸靠拢。相反,他可以没有太高的禀赋和智慧,但只要足够努力和自信,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这种成功除了自信、努力和自我激励外,更需要来自外界的认同和鼓励。特别对于那些三观尚未完全建立,自我评价不够准确,又容易受他人评价影响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赏识,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赏识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允许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认同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學生在集体中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和获得感。这种“正强化”的教育理念特别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满足了他们对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三心”并进,接纳每一个学生
  爱心、细心、耐心是教育者的必备素质。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会在各方面展现出差异。对教师来说,爱那些成绩优异、聪明乖巧的学生是自然而又容易的,而对那些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却往往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却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教师更需要在这时用爱接纳这些不太完美的学生;允许学生之间的差异,以睿智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包括有缺陷的学生;接纳学生的全部,包括学生某方面的缺陷。
  二、用心培育,发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更值得被夸赞和赏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但无论是多大的问题,教师都要守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个底线,避免训斥、苛责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换种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和自省。教师声色俱厉的“严格”往往会导致学生口头上听从,表面上服从,实际上不但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而且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甚至降低他们的自我评价。教师如果能够宽容他们、信任他们,用宽容、帮助代替抱怨、训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学生才会勇敢面对错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正是赏识教育最成功的案例。同样是面对不那么完美的学生,陶老先生转换视角,发现学生的优点;适度称赞,引导学生反思自省,不仅在当下有很好的教育效果,这种理解和认同更能激励学生向前进步,向优发展。那些不怎么突出的学生在班级中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目光很少在他们身上停留,长期以往他们逐渐变得消极、被动,甘愿做“绿叶”陪衬“红花”。如果教师能尝试着将目光分给他们一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握时机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才会更加积极的发挥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变得自信、自强。
  三、注意方法,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
  通常赏识教育被误认为就是“夸学生”、“说好话”,但这些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夸奖会存有质疑,甚至觉得莫名其妙。这种过犹不及的方法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赏识教育需要的是教师教育管理的艺术和教育引导的能力。教师的赏识必须有据可依,必须是学生身上实实在在的闪光点,这样来自教师的肯定和赞许才会有说服力和教育性。教师的赏识要适逢其时,如果学生努力了很久也没得到教师的赞许,那这个学生很可能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又如果学生的努力只是为了博得教师的夸奖,那这种夸奖也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所以选择在什么时候予以赞同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赏识更要恰到好处,赏识教育不是没有原则的夸奖。面对学生的错误,赏识教育并不是充耳不闻,在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批评指正,但同时也应该给予理解和肯定;让学生明白,批评教育不是对个人的厌恶和嫌弃,教师批评教育的同时也能看到学生的优点,批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有勇气面对不足,引导学生自省、帮助学生改正。赏识教育特别要求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做有智慧的赏识、做有智慧的教育。
  四、搭建舞台,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欣赏,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是如此。赏识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更应该是一种集体氛围。不仅教师要对学生赞同和夸奖,也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教师应该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学生评价机制,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展示才华的机会,利用一切机会把学生从自卑的角落里拎出来,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自信。除此之外,还要家校联动,建立赏识教育共同体。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来就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而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的持久战。只有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才能强化赏识教育的向心力,实现1+1>2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走出自卑、建立自信。
  赏识教育需要教师用爱接纳每一位学生,将赏识教育由一种情绪变为教育方式;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将赏识教育分给每一位学生;注重方式方法,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机会,为赏识教育开辟适宜的土壤,帮助学生自信、自强。
  参考文献:
  [1]杨文花.做一名贴心的班主任[J].学周刊,2019(23):169.
  [2]伍雪婷.赏识与惩罚教育运用探析[J].江西教育,2019(18):17.
  [3]倪永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爱与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212-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4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