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基本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具备创新能力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适当准确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大脑中所潜藏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甚至忽略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字】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创新能力
   创新这个词很久以前便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国家方面也对创新作出了高度概括。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领域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解决生活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找到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则不仅要求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了解和掌握,还需要对此进行不断的创造。现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具备创新意识,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教学目标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之后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满堂灌”“填鸭式”等,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的课业压力比较繁重,更面临着升学的考验。因此,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不高,抹杀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
   例如:以“空间几何体”为教学案例,在课前教师应该积极分析并探索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这一章节下的空间几何表面积和体积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仅让学生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而不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学生的学习便只会停留在套公式的基础上,遇到一些略有拐弯的问法,学生则无法解答,找不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成绩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空间立体图形的演变过程,以浅显的图形(包括柱体与锥体等)面积体积公式入手,进而推导几何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师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还应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教学目标
   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加之数学学科本身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如果不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的成绩则很难提高,很难领悟到数学的奥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人“概率”为例,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有时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出现,有时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在大题中出现。这种概率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学生很难了解到概率的推算演绎过程。但如果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对概率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生活中存在很多概率事件,如买彩票与中彩的概率,雨后出现彩虹的概率等,这些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感兴趣并进行思考,也会对教材中所有概率问题急于得出答案,这种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方式能够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教学做了新的规定,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互换角色,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主动教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减少学习的压力,师生共同讨论问题,避免老师自己在黑板上一解到底的教学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创新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总结
   本文通过三方面论述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其次,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重点;最后,尊重学生的课堂主體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希望以上论述可对广大数学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贵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23)
   [2]陈萍.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2)
   [3]王燊彬.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开展略谈[J].学周刊,2015(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9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