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作文选材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内容,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三,一是无话可说,认为作文就是书面“高大尚”的标准语言,口头语不能登“大雅之堂”;二是小学语文教材上选择的范文都是精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篇篇都是完美无缺的美文,感到自己的水平与教材的文章差距太大太远,产生距离感,不敢写作文;三是学生不会选材,选取的材料凌乱无章,达不到为中心服务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作文题材的选取问题。本文就作文教学的选材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选择;问题探究
  学生作文时,在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毛病:一种是七拼八凑,言之无物;一种是不审清题意,不仔细考虑如何写,结果有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写出来的文章离题很远;有的虽然贴切,但没有仔细选择材料,把看到的、想到的都写进去了,材料很零乱、结构不严谨,不能很好地体现作文目的和题目要求。如何解决学生在材料为作文目的服务上存在的问题,是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研究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在教授学生作文选择材料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作文时所用的材料必须是亲自看过、做过、经受过的材料
  写文章必须占有材料,学生作文材料的来源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中获取的材料,例如在美文背诵、摘抄等有意识记的、准备作文时拿出来用的材料。二是自身生活中不断积累的,例如一些生活经验、所闻所见、所感所想等等。学习获取自不必说,但小学生有自身积累的材料吗?应该说有的。可见,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咬破笔杆下不了笔的现象,其实是我们在命题作文时,不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积蓄的材料,不尽力唤起他们将占有的材料释放出来的作文目的服务的结果。以致他们心力不及,笔力不到,更谈不上选用材料来为作文目的服务了。如过去我们在让学生写游记性作文时,由于我们在组织春游时不注意给学生介绍春游所见到的草木鸟花的特征和生长情况,不注意给学生讲解名胜古迹的历史沿革,使学生占有的材料少而浅,结果学生作文时,只凭简单的印象按时间顺序记流水账,写出来的作文,除了简单的景物还是简单的景物。交上来的作文字数多则一两百,少则几十个字。且寓意不深,感情力度不够,个别没有参加春游的学生写的作文更是七拼八凑了,如同游戏。后来,我们改变了做法,在组织学生春游时(游电站),请电站的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电站发电的操作过程,各类主要机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等,让学生占有了大量的有关电站常识的材料,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占有了一定深度的材料,结果学生作文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内容具体生动,效果比较好。由此可见,教授学生选用材料为作文目的服务,教师命题作文的范围必须在学生自身积累的范围之内,且占有的材料必须是大量的,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占有材料,作文时才能言之有物,心到笔到。
  二、学生作文时必须根据写作目的来决定选材范围
  占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要写好文章必须写作目的来选择材料。这是因为,我们写的文章是给别人看的,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告诉给别人,使别人也产生和自己同样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要求学生在作文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审明题意,其次是根据目的来决定材料的取舍。明确目的,审好主题是选定材料的前提,也是让学生做到正确选择材料的第一步。
  三、學生作文时必须从已确定的选材范围中选择最能表现写作目的的材料
  根据写作目的确定选材范围,这是初步的,要使作文目的得到更完整准确的表达,还要在选定的材料中,选出最能表达写作目的的材料来,为表达写作目的服务。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材料堆砌,不能很好地体现作文目的和要求,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问题。因此,教授学生克服上述现象,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剔”的本领,即教学生以作文主题为标准对多余材料进行剔除和砍削的本领。首先要教授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所谓联系观点即是把材料和主题联系起来考虑,能表现主题的或能烘托主题的材料就选用,不能表现主题的、与主题无关的就舍弃,毫不可惜。其次要教会学生用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选用材料。所谓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是根据主题需要,从一般材料中找出个别的、能反映主题的典型材料,来为表现主题,从而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另外,详写和略写也是教授学生作文时应注意把握的一个问题。详略得当、疏密得体,能使文章结构紧凑,突出重点,更好地表现主题。反之,详略不当,主次不分、详则事无巨细、多而杂乱,略则粗枝大叶、少而空泛,造成主题不明确,结构不严谨,重点不突出等弊端,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玉勤.小学习作教学的突围与实践[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5):23.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课例(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03):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0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