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为真实 所以有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同期声是电影录音的一种工艺,其记录的是现场的真实声音,它比后期的配音要自然、逼真。因此,它体现了电视新闻真实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新闻的制作,仅靠画面和解说,让观众看到,听到的只是摄像和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而运用同期声,由当事人告诉观众所发生的事情,则会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更具说服力;同时,同期声还可以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关键词:效率;同期声;语文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我们提倡多角度的理解文章,但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理解和解析中,难免会有偏离文本或是作者真实写作意图的。这时我们不妨借用影视同期声的工艺,还原“现场”,用现场真实的文字、视频等代替老师过多的讲解,这样既能避免将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忠于原作,忠于作者的真实意图。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简要阐述如何巧用“同期声”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一、 巧用“同期声”可以凸显课堂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伴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热情。而借用“同期声”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新闻事件的现场声或采访声,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引用或出示有关文字、视频等,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笔者有幸聆听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赵富良老师执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上,赵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悟本文语言的优美,详略安排的巧妙,用PPT出示了两段文字,其一是阿来的博客,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其二是书下小注解标明的本文出处:“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然后继续出示在知网查询的结果:《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具体出处应是《课堂内外(高中版)》2013年6月期。这两段文字如同同期声的工艺,真实地还原了这篇文章“流动”的经历,说明本文最初创作出来是供小学生阅读学习的,但又被《课堂内外》的编者推荐给了高中生阅读,后又被选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来给初中生阅读学习。
  当然,赵老师出示这两段文字是为了从小、初、高三个不同阶段着手,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句,要学会联系具体的语境领悟语言的美,而不能盲目机械地套用修辞加作用;更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本文,不要只看肤浅的美丽与历史悠久,要学会结合自身与本文共鸣,读出属于自己的丽江风韵。
  但正是这两段资料真实的还原了本文如何从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流进”高中生的阅读视野,最后又“流入”我们初中的语文课堂,因着它特殊而真实的经历,才能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堂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不是教师凭空讲解,而是用资料说活,真实性不言而喻。文章真实而有趣的经历,自然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不仅如此,赵老师还播放了南京五老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谈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感受视频。这种通过与学生现场交流得出的结论,真切而又符合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播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有趣的穿越感,真实的情境感,还有可贵的思考与启发,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同步引用资料,播放相关视频与同期声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新闻事件现场声或采访声,它们的效果是一致的:真实而富有现场感。它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激发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品质和思维品质。用于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 巧用“同期声”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感染力
  听和看是学生课堂上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个主要渠道,除却看文本,听老师的讲解,有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出示对理解文本有帮助的资料,这恰恰类似于“同期声”真实还原现场人物和事件的工艺,不仅能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延伸课外的阅读,无形中也能提升课堂的感染力。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在平静内敛的叙述语调中,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有母爱,更有儿子的痛悔,以及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在引导学生理解母爱和儿子的痛悔时,除了紧扣文本分析,在阶段总结时,我们不妨出示这样一段话:“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这段话是史铁生多年后的自我心理剖析,不同于我们书本中通过一个个小细节的描写间接表现他双腿瘫痪后的心理,它很直白,就是不幸,痛苦,绝望;是对自己当时心理的真实再现,但在这真实的剖析中,不只有不幸,痛苦,绝望,还有深深的愧疚和悔恨,更有体悟母爱的无私与睿智,即期望儿子不只是要活着,而是要坚强地活着,幸福地活着。用这段话辅助文本理解,比单一角度的理解要丰富多,厚实的多,给學生留下的印象也深刻的多。这种还原式的资料引用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也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
  对生命意义的领悟是本文的难点,与学生共同学习至此时,我们不妨再出示史铁生《病隙碎笔》里的一段话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这可以说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缩影”了,虽是疾病缠身,但他不再为自己残疾的身躯而发愁,不再抗拒身边发生的一切,而是以一种很平静的心态面对病魔,在生命的苦难中领悟存在的欢乐与充实。一个“更”字,让他醒悟到,其实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理智乐观地面对最重要。
  无论是剖析痛悔,还是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这种巧用“同期声”真实地还原彼时彼地作者的“心声”和“艰难痛苦处境”的引用,都从不同角度补充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能让学生更好,更真切地理解文本的深沉意蕴,也彰显了课堂的感染力。
  三、 巧用“同期声”能够挖掘课堂深度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语文教材因其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教学“契机”,还原教材中本身就有的“同期声”,在探索知识的路途中不但能收获“美丽的图景”,还能挖掘出宝贵的“矿藏”。
  如《美丽的颜色》这篇文章,选自《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传记,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在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居里夫人信札和日记中的原话,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这本身就是对居里夫人提炼镭“现场”的一种真实还原,真实到具有权威性。可是,传记不仅强调真实性,还要有生动性,文中引用居里夫人的话大多是描写性的,作者写艰苦的环境,就用居里夫人的原话来证明;作者写居里夫人工作坚持不懈、吃苦为乐,就用居里夫人的原话来说明。通过分析我们能读出这些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安静、淳朴的性格和持之以恒、献身科学等精神品质。
  这种在传记中直接引用传主的话虽类似于同期声中不单靠画面和记者解说,而是由当事人直接告诉观众所发生的事情,但要达到的效果绝不仅仅是真实可信。居里夫人——我们仰视她,敬佩她,我们感动于夫人作为科学家的那份宁静和坚守,内心的恬淡从容;我们也因此钦佩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而作者作为夫人的小女儿,她既是在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传,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母亲。引用母亲信札和日记的话,真实之外,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母亲那个“英勇时期”的崇拜、敬仰之情,真切动人的描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也许这些才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也是这篇文章大量引用居里夫人自己原话的真正用意。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组成,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最外的两层是词句篇章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第三层,也是最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围绕“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鉴同期声记录现场的真实声音,适当的用真实的文字、视频等还原“现场”,将学生带入彼时彼地的情境,变老师的单一讲解为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提升的不仅仅是学习兴趣,还有阅读品质,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效率的提高自然不在话下。当然,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至少这些要引用的文字是老师事先在茫茫的“资料海”里筛选出来的。
  作者简介:
  陈云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3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