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地理 “小切口”问题的破解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切口”最初来源于医术用语,近年来,“小切口”地理问题成为各地高考试卷中的高频题。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往往得分较低,甚至感觉无从入手。文章对不同视角下的地理“小切口”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答的方法和建议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对各类“小切口”问题学会综合思维,提高地理能力。
  关键词:地理高考;“小切口”问题;分类;破解方法
  一、常见地理“小切口”问题的分类
  近年来,各地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小切口、大纵深”的特点,命题过程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地理事象,层层深入,科学设问,考查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是否准确,对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于地理问题是否能够进行深刻的审思和阐释。这也是学生感觉地理高考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归纳起来,地理“小切口”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区域空间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示例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特征。地理命题经常借助区域地图,将地理事物的名称、符号、形状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呈现出来,考查学生对区域位置的察觉能力、对区域特征的概括能力和对区域现象的思辨能力。
  此类问题涉及的区域以小尺度空间为主,围绕地图中的某类地理事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手段,寻求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再认识,考查学生细致的识图析图能力和严谨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白洋淀是平坦广袤的河北平原中唯一常年的积水洼地,但近几十年来面积日趋萎缩、水位不断下降。图1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白洋淀成为河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洼地的主要原因。
  (2)白洋淀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3)說明在上游实行退耕还林对缓解白洋淀萎缩的作用。
  参考答案:(1)位于温带季风区,雨水补给(降水)季节变化大;注入白洋淀的河流众多,水源较充足  (2)人为原因:上游兴修水库或对入淀河流过度取水 (3)作用: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能力,能保持较稳定的入淀水量;森林(植被)有水土保持能力,可减少入淀泥沙量。
  例1中选择华北平原这个学生较为熟悉的空间区域,围绕白洋淀这个熟悉的湖泊湿地,从发现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河北平原唯一常年的积水洼地),到分析问题(寻找白洋淀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人为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在上游实行退耕还林可以缓解白洋淀萎缩)。这样的问题设计,切口小,纵向深。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培养科学的人地观念(图2)。
  2.地理要素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示例
  地理要素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单元,地理学习大多是从一个个地理要素的学习开始的。由单元构建整体,在整体中剖析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系)、生物等要素,而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商业等要素。每个地理要素的学习为更好地理解整体提供了可能。考查某个地理要素的相关知识更加能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窥一斑而知全豹”。
  例2.从地形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参考答案: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海岸线破碎,受海洋影响大。
  例2是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可谓是一个高频考点(表1),而仅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又为学习者打开了另一扇思考的窗户,也只有平时学得扎实、想得深入的学生才能答得全面。
  近年来,从人文地理要素的角度和地理位置的角度进行命题也不鲜见。
  例3.川藏铁路全长1 629千米,计划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全程耗时只需8小时。2014年开始分段施工,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是康定至林芝段。图3为川藏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商贸联系角度分析图中川藏铁路通车对康定地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促进物流业发展;减少运输环节;减少商品库存;缩短运输时间。
  例3从产业联系(商贸联系)的维度,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川藏铁路建成后,对经过城市的意义。商贸联系是产业联系的方式之一,包括区际联系和国际联系,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质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的有机结合)应运而生,其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促进作用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这就要求学生对商贸联系的概念和含义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否则很难回答这类小切口问题。
  3.地理过程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示例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形成机制,其过程强调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特征(主轴)和空间变化特征(次轴)的呈现(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同一地理事象,经历了Ⅰ、Ⅱ、Ⅲ、Ⅳ四个阶段的变化,其存在的空间也相应出现了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延,该地理事象还会出现在其他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空间地点上。地理过程分析主要考查的方向有:一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二是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范畴之中。
  例4.分析北欧地区峡湾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峡湾形成是由于冰川侵蚀成谷地(U型)所致,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时,不仅从河谷流入,还将山壁磨蚀,成为槽谷。当这些接近海岸的峡谷被海水倒灌时,便形成峡湾。   例5.图5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参考答案: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表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例4、例5考查在特定区域空间下地理事象的形成过程。不但要求学生对峡湾和土壤盐碱化概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而且要求学生能由今推古,通过想象、推理、假设和论证等过程,把地理事象的形成过程表达出来,切口小,难度大。
  4.人类活动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示例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不能把人类活动从其他地理要素中剥离开来独立分析。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矿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观光旅游业和各种工程建设等。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的非理性超速發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为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人类活动作为一项巨大的地质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的福祉。如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例6.分析植树造林对减轻水土流失的影响。
  参考答案:固定土壤,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截留降水,减轻雨水对土壤的侵蚀;阻挡坡面径流,降低流速,减轻侵蚀;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
  例6考查了一个平时学生使用频度很高的地理用语——植树造林。但有几个学生平时真正想过,为什么植树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如此切口小的问题,真正要答好、答全,对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破解地理“小切口”问题的常见方法
  1.区域空间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精审细析,提取有效信息
  对于包含了文字和地图信息的区域空间“小切口”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思考:一是提取有用信息,掌握材料背景和内容方向。提取信息是解题的基础,学生应首先仔细阅读文字信息,圈点出关键性词句。再认真分析图表,找出暗示细节,挖掘隐含信息。二是认清区域位置,再现区域背景知识。只有叩开了“区域之门”,学生做题才能“登堂入室”,并把问题与背景知识进行对接,为关联性回答做好铺垫。三是研究问题指向,分析逻辑思维过程。在解题过程中,根据试题的设问要求,在材料中寻找与其有关的信息,准确进行解读。对与试题相关的信息进行认定和提取,根据试题设置的情境,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答案,因为问题的切口“小”,所以审题析题更要“精细”,于细微处见真章。如例1中的问题(1),从“经纬度”和“华北平原”推及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从气候类型推及周边其他湖泊水文特征(水量季节变化大,易干涸),从“河流”水系特征(支流众多)推及湖泊水文特征(湖泊水量大,不易干涸)。同样只有细心读取支流上众多的“水库”信息,才能准确完成例1中问题(2)的回答。
  地理区域空间视角下的“精审细析”,不仅能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问题的路径,掌握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2.地理要素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整合梳理,形成思维模型
  地理要素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学生首先应对各种地理要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分类。其次,在学习中进行整合,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整理出关键地理术语。再次,师生一起对整合后的要点进行运用,逐步形成该地理要素回答的思维模型(表2)。
  在建立地理思维模型的过程中,整理是基础,运用是关键。尽然,如此众多的地理要素不可能全部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把整合的思维模型进行补充和修正,才能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切实提升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
  3.地理过程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追根溯源,厘清平时疑惑
  地理过程反映了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和规律,理解地理过程不但利于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形成的来龙去脉,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方法,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复习过程中产生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分析,如若问题仍无法解决,要敢于提问,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于平时学习中的疑惑,要勇于追根求源,揭示地理知识的原点,追究地理事象的根底,最终提高地理学习的核心素养。表3为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中的主要地理过程。
  地理过程按时间的线索发生、发展、演变,并遵循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所以要求学生对基本地理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答题过程中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和知识的因果逻辑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精细地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
  4.人类活动视角下的“小切口”问题——发现探究,理论联系实际
  人类与地理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同时,地理环境反馈作用于人类,当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是良性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也是良性的,反之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就是恶性的。图6为人地关系示意图。
  平时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分清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剖析人类活动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引导学生站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角度思考问题。
  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解决人类活动视角下“小切口”问题的重要方法。重视和运用观察、发现、质疑、探究的方法,用地理视角去观察、思考、质疑生活生产中、户外活动中、手机电视上看到或听到的事象,增强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建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养成人地协调的良好意识。
  对于无法达成的地理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模拟实验活动给学生予以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的观察、操作实施、记录、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撰写报告及汇报交流,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质疑。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作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要积极做良好人地关系的支持者和捍卫者,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宣传示范,将人地和谐真正注入自己的血液中和行为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6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