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满足新形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全面地发展其身体素质,使其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德育渗透,注重职业特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女生身心特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且还要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体育教学应加强德育渗透
  体育是个大舞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这些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从“育人”的目标出發,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将“育体”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和人文理念,真正体现学校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标。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德育渗透:其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其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如在短跑教学中,结合技术动作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德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其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德育渗透力度。主要是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结合体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体育教学应注重职业特征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对专业、工种来说处于服务性地位,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而不同专业技能需要相应的体能保证。如宾馆服务必须熟练托盘,服务业必须接受形体教育等。体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身体素质入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具备适应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如计算机、电子专业要求学生的身体具有较好灵敏性和协调性,其体育教学应围绕专业实际,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实行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如健身跑、球类、健美操等项目。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方法完成动作,让学生有目的地质疑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
  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且要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波.试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开展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1-42.
  [2]陈晓静.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J].大观,2014(8):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0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