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疫情防控中构建人生大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蒋晓飞

  【关键词】人生大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8-0025-02
   战“疫”是一个绝好的教育契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抓住时机,构建“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寻找最佳路径,把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落到实处。学校第一时间进行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启动课程建设,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围绕“国家课程”与“疫情防控知识”自主开发网络课程。
   一、课程内容有重点
   学校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教学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校本化处理。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疫情防控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正当时。学校充分发挥正副班主任的引领教育作用,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强化思想教育引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的奋进,展现各行各业团结一心,舍小家为大家抗击疫情的无私奉献精神,给学生上一堂和时事紧密结合的思想品德课程。
   深化“生命教育课程”。眼前的灾难是最好的课程,灾难中的人和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学校将“生命教育”作为当下最重要的课程列入课程体系。这个特殊阶段的生命教育,学校通过多种课程形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活观。如心理教师开发的生命主题教育活动,科技教师开发的科普教育活动,其他学科教师开发的浸润式教育活动等。
   优化“健康与体育课程”。学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合理指导学生居家锻炼。通过强化学生的健康观念、锻炼习惯,增加学生的居家锻炼时间,体育组开发和录制了“居家锻炼课程”,每天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示范。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有内容、有趣味、有实效。
   感化“家庭亲情课程”。家庭是学生在疫情期间的重要场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积极推进“小手牵大手,全家共抗疫”“我为战疫发声”诗文创作和朗诵、“家务劳动我能行”等微型课程,使学生漫长的居家时间成为家人倾心沟通、锻炼生活能力的好时机。
   细化“学科教学课程”。由于此次“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学校严格贯彻教学时间的相关规定,不断整合、优化教学、合理安排适合“线上教学”的内容。
   美化“艺术素养课程”。学校本着“以美育人”的原则,总结“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居家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引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引领学生用艺术来丰富精神生活、调节身心、陶冶性情,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开发“科学素养课程”。学校结合疫情防控,推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相关科普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掌握一些必要的防疫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学校政教处组织正副班主任,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居家开展适当的主题活动,并结合观看纪录片和科教片,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扩展在科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等多维度的视野和见识。
   二、教学形式有新意
   王笑梅校长在部署“停课不停学”专题会议上要求,特殊的背景和特殊的要求,倒逼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倒逼教学形式的更新。
   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课程坚持“学生站在居家学习的中央”,充分利用线上优势,遵循教学规律,想方设法抓住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努力达成“上有用、有趣、有效课”的目标。同时,学校也要求家长理解教师为新教学形式付出的艰辛,共同引导学生必须用心上好每节课,积极参与每个活动,力求学业进步和自学能力提高双丰收。
   一是遵循“广采博取、为我所用、立足实际、自主组合”的原则,将国家和地方平台、在线教育机构的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合,根据本校本班学情、学科特点做出选择或组合,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自主开发和甄选课程资源,实行线上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去伪存真,备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是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开展“线上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红领巾“十佳”童星线上评比,组织学生在家里通过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向奋斗在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工作者们致敬。
   四是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成长。王笑梅校长在空中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中,引导学生进行“居家学习‘十问’”,整体设计自己的学习,记录或讲述学习过程,让自己的学习看得见。
   三、评价多元有温度
   特殊时期有特殊要求,特殊要求有特殊形式,学校线上教学的评价灵活、多元、有温度。
   一是严格控制好作业量和测评次数。全体教师在组织线上学习时,既注重作业内容的多元和形式的多样,又注重作业讲评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既有教师的在线答疑,也有同学间的相互探讨;既有教师的在线指导,也有学生自主的网上搜索和处理。
   二是重点关注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学能力”。教学评价指向学生的适应力、自主力和有效性。
   三是鼓励教师实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评价”。通过“线上一对一”的个别评价和指导,尊重学生、呵护成长,放大“因人施教”的效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求,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持。
   四是通过线上意见箱和定期个别线上访谈等手段,及时收集、分析各方数据,为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是把对家长的评价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的家校沟通新机制,引导家长在准备学习设备、创设学习环境、协助指导学习和反馈教学建议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
   六是把关爱特殊、照顾个别作为教学评价的温暖补充。学校要求对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要特别关心,并制订一对一帮护方案,落实落细;对因隔离而缺课学生或学习设备欠缺的学生进行了仔细核对,做好个案帮助;对技术运用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鼓勵跟上,做到一个都不落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1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