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应如何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月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要使幼儿变化,必须使“教”这个外因和幼儿的“学”这个内因(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离开了幼儿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也就不存在什么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教学实际上可以说是导学。叶圣陶说过:“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他还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见,好的学习效果需要的是教的外因和学的内因有效结合的产物。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呢,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幼兒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简介,简单阐述如下: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足够的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占用的时间太长,幼儿就没有自己实践活动的时间。尽管教师把道理、概念讲了一遍又一遍,图片、教具看了一堆又一堆,幼儿也未必掌握了教学内容。幼儿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技能,这也是幼儿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这一时期幼儿对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容易感知,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抽象的语言、概念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来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让幼儿多参与互动,多给幼儿“想”“说”“做”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二、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
  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活跃幼儿的思维。如果内容、材料过于简单,幼儿很快获得了结果,掌握了知识,那么就会失去探索的动力;如果活动过难,幼儿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操作兴趣不高。所以,教师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调动幼儿主动性的目的,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原则。
  如大班活动“比较轻重”这一教学内容,我就注意到由易到难地投放操作材料。提供每组一架我自制的天平、钮扣若干。实践操作时,我要求幼儿每次放在两个托盘上的钮扣的数量要相同,看看天平两边是什么情况。每次给幼儿分发的纽扣不一样:第一次提供同一种钮扣;第二次提供厚薄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两种钮扣;第三次提供大小一样,但厚薄不一样的两种钮扣。就这样不断增加材料本身的干扰因素,以适应内容难度不断增加的需要。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得出了第一次一样重,第二、第三次不一样重的结论。幼儿在获得这一知识的时候是快乐和主动的,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操作。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
  提供足够的活动操作材料是保证幼儿操作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否则,会影响幼儿探索的结果。如在一节“拼组图形”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片,我当时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拼出小花、小房子、七巧板。幼儿操作,我在巡视、指导中发现每个活动小组只有三套材料,大家你争我抢,有的幼儿向我要做小鸟嘴和腿的小材料,还有要做太阳光芒的等等。当时我真感到欠缺,由于我教学准备的疏忽,未能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于是后来我在活动区里投放了足够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开展想象拼出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四、教师要扮演教学活动中的“同伴”角色
  提倡幼儿操作活动,主张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在操作活动时,教师不是没事可干,不是旁观者,而是应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参与。如“当幼儿在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时,特别是通过尝试遭到挫折后,会产生紧张心理,失去兴趣。这时,如果教师能以同伴的角色出现,给予指导、启发、鼓励和支持,就会减轻甚至于消除幼儿这种紧张心理,变紧张的学习气氛为宽松的活动环境,幼儿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从而促进了对知识技能的撑握,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以同伴的角色与幼儿交往,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克服了幼儿在教师面前的拘束感,消除了教师与幼儿间的距离,心理气氛变得融洽,有利于幼儿的探索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教师以“同伴”的角色参与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得注意,所谓“同伴”,只是在幼儿心目中的“同伴”。教师的自我意识还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活动中不能只顾及某一组或某一人,应照顾到全班幼儿。要善于观察,当幼儿出现难题时,应及时给予启发指导,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幼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主导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实实在在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促使幼儿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6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