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支撑“一流专业”建设的药剂学实验课程“金课”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侯琳 张慧娟 朱玲

  [摘 要] 以构建药剂学实验课“金课”为切入点,建立“微视频+PBL+微论文撰写+高峰体验课=实践得真知”的教学体系,来实施“课前互动式预习+课上实操训练+课下高峰体验=个性化课程组合”的教学内容,为郑州大学药学院创建药学专业一流专业提供课程与教学有力支撑。
  [关键词] 一流专业;药剂学实验;金课;拔尖人才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全程科研华管理下的高等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ZZUJGLX347)
  [作者简介] 侯 琳(1984—),女,河南焦作人,博士,郑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张慧娟(1986—),女,河南新密人,博士,郑州大学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递药系统研发;朱 玲(1975—),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学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122-02    [收稿日期] 2019-12-05
   随着国家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的推进,创建“一流专业”成为各大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根本和基础。一流专业兼具优秀的课程体系和高端的教学团队[1]。在此大背景下,郑州大学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研一流专业建设内涵,以构建药剂学实验课“金课”体系为切入点[2],使用“微视频+PBL+微论文撰写+高峰体验课=实践得真知”的教学体系来实施课前互动式预习+课上实操训练+课下高峰体验课=个性化课程组合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研究性、前沿性、跨学科性,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具有品德素养、领导力、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于一身的未来性、精英性的拔尖药学人才,为我院创建药学专业一流专业提供课程与教学支撑。
  一、现行药剂学实验教学存在的“水分”
  所谓“水分”是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金课”较之于“水课”,是将现有课程中存在的“水分”挤出,提升课程的“含金量”,从而提升课程整体层次[1-3]。
  我院药剂学实验课程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建立了基础训练+创新能力+探索研究“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实施PBL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随着该课程的深入运行,该课程的“水分”体现如下:第一,教学仍为讲授式。学生实际中仍以“照方抓药”的模式进行“机械性”实验操作,课前预习少、课堂互动少、课后讨论少。当学生单独面对全新的实验课题仍然缺乏思路、无从下手。第二,教学内容中虽有综合性实验需学生自行设计完成,但因该类实验内容创新性不足、难度系数不高,学生获取独立科研能力的效果不佳;第三,实验报告模式单一,学生照抄课本上的实验目的、方法和结论,没有体现真实的实验过程与数据,英文书写能力不足;第四,缺乏对学生的培养连贯性。学生仅在上课的4学时里与老师一起学习,大量的课余时间的不可控,导致课前预习与课后讨论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学习的持续性。
  二、药剂学实验课“金课”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级药学专业2个教学班,随机分为实验组(药学1班)和对照组(药学3班)。两组研究对象具有相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背景,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我院现有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为6个实验、48学时,其中2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对照组按照以上教学内容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课堂”预习+PBL教学+高峰体验课。
  (1)“微课堂”预习。任课教师以问题为驱动将实验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发送到网络平台中[5-7]。学生随时随地查看视频,形成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提问与发言交流互动,完成对实验内容的高质量预习。
  (2)实施PBL法课上教学。经过“微课堂”预习后,教师上课时仅用简短的语言指出本次实验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重点内容,将课堂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围绕学生出现的问题现场讲解,学生通过前期高效的预习已经提前掌握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完成整个实验学习。
  (3)“微论文”实验报告撰写。“微论文”实验报告是指学生按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篇幅不作要求,但需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正文、讨论和参考文献。
  (4)高峰体验课。该课程作为药剂学实验课课程的补充与延续,要求学生3~5人成一组,课余时间选择不同科研方向的导师进入“开放实验室”,组成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本科生独立查阅文献、熟悉实验方案的制定、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规范,参加科研小组组会,学习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和实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该课程与药剂学实验课同步进行,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一篇2000字左右的综述,作为药剂学实验课程中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作业。
  三、教学效果评价
  向学生发放“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调查表”[5-7]。该调查表从教学方法、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调查。《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调查表》对照组发出47份、收回45份;实验组发出46份、收回43份。经X2检验,两组各在评判等级的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情况见表1:
   表1中显示,教学方法项下实验组有93.0%的同学选择A,实验报告项下“能使用文献检索完成讨论”中,实验组选A的比例为88.4%,远远大于对照组的48.9%。
  四、讨论
  药剂学实验作为培养药学专业拔尖学生的核心课程,也是创建“双一流”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8-11 ]。该“金课”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通过“微课”预习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学生提前收看短视频,熟悉实验的关键步骤。教师则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达到了提前“预热”的目标;随后,师生双方都围绕“问题”展开实验操作,阻止了学生出现“照方抓药的假装学习”现象,“迫使”学生更加重视课前预习。“微论文”要求学生按照《郑州大学学报》的投稿要求撰写实验报告。随后实施的“高峰体验课”,主旨是将药剂学实验作為一个“点”,通过学生沉浸入科研课题,引导学生将前期学过的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及毕业实习等各个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提升学生对药学学科的了解和对药学专业的认同感,增强研究性学习素养如文献查阅、课题设定、实验步骤与仪器操作、论文撰写等的养成[5-7]。   藥剂学实验“金课”的建立是一项长期、严谨的工程,对教学和科研、学生和教师均具有双重促进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更新、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方法改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余秀兰,宗晓华.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特征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9,(2):4-11.
  [2]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3]李燕,肖驰.“双一流”建设学科探索与发展——以山东大学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5):167-168.
  [4]朱玲,张超峰,贾欣,等.全程科研化管理下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药学教育,2017,33(1):16-18.
  [5]陈卉,林世源,齐娜.基于“微课”的Sandwich教学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8,34(2):58-60.
  [6]郭琦,傅强.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初探[J].药学教育,2019,35(4):69-71.
  [7]邓艳平,沈龙华,余祥彬,汪效英.以“创新能力教育”为向导的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19,35(4):64-68.
  Abstract: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of pharmacy experiment course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teaching system of "micro video +PBL+ micro paper writing + peak experience course = real knowledge gained from practice" was established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interactive preview before class + practical training in class + peak experience after class = personalized course combination".It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school of pharmac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to build a first-class pharmacy major.
  Key words:First-class professional;Pharmacy experiment;Golden course;Tal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2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