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青萍

  摘 要: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认知能力提升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以一位优秀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为例,通过其教学中对同一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观察和分析,指出内驱力和外驱力均是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反思力、关注生成、强化深度学习、践行深度教学和提升地理视角认知世界的能力等途径,把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愿望转化为现实内驱力。在外驱力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制度保障和团队建设,为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认知能力;地理教学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1] 。
  一、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迫切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之中或之后形成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就地理教学现状而言,对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正是师生共同面临的教与学的难点。
  力求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学生最迫切的愿望。教师也希望找到一个能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方案,于是总结出了一系列关于地理原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的“模板”,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套用”。但地理事物是多变复杂的,学生储备的“模板”并不能有效解决许多真实情境问题。套用“模板”的泛滥,也导致地理教学呈现“死学”“死教”的倾向,这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学认知能力作为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关键能力,将是始终贯穿教师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案例分析
  笔者由于教研工作需要,长期跟踪了若干优秀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学案例,拟通过他们的成长过程来分析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路径。现以某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对高中地理湘教版“萎缩的洞庭湖”环节的教学为例来进行分析。
  1.教学过程和交流反馈概况
  教学过程和交流反馈概况如表1所示。
  2.对不同阶段教学认知能力的观察分析
  对不同阶段教学认知能力的观察分析如表2所示。
  三、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若干思考
  1.地理教师需要将内心专业成长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的内驱力
  (1)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反思力。研究表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动因一是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二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成绩[2]。教师的这种反思动力,随着经验和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地消弭,这是很不利于推进地理教学与时俱进发展的。笔者跟踪案例中的教师在入职之初就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在之后的成长历程中对地理问题的认知更是不断深化,通过教学实践来落实自己的教学反思和国家教育方针,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品质。
  (2)地理教师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生成。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成,也要关注教师的生成,师生的生成共同构建了活泼灵动、有生命力的课堂。笔者跟踪的这位优秀教师在教学认知能力成长过程中,教学预设不断完善,给予学生充分的生成,也注意自身的生成,不断提升教学认知能力。其勇于尝试、不断提高的精神,是教学认知能力成长的源泉和动力。
  (3)地理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实施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教学的“深度”是建立在完整、深刻地处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首先应开展深度学习。它要求学习者深度理解知识内涵,主动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系统和意义系统,并有效迁移运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3]。
  结合笔者所跟踪的案例来看,教师的深度学习意识和实施深度教学的能力很强。其对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思考和理解,对于引导学生克服表层学习和表面学习,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地理教師要时刻以“地理眼”来认知世界。教师要对复杂多变的地理事物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以适应核心素养对地理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以笔者跟踪的案例来看,教师对湖泊演化的认知,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对于克服机械刻板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如表3所示。
  2.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助推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
  (1)教研部门和学校完善的评价和竞争机制是制度保障。对教师而言,唯有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才能激发其教学的创造性。如通过任务驱动、师徒挂钩、成长记录和观摩交流等形式,让教师在更广阔的领域参与竞争、在更高更大的平台展示自我,进而用自信诱发自信,用成功激荡成功,用幸福缔造幸福,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教育价值。
  (2)团队建设与良好协作是重要的润滑剂。教师地理教学认知能力的成长,离不开教研组、备课组良好的团队协作,以及同行之间的同伴互助、观摩交流。此外,不同学科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切磋,对于地理教学认知能力成长也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64-71.
  [2] 王珍珠,李俊峰.新入职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调查及改进策略[J].地理教学,2016(06):9-12.
  [3] 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6):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