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各方面进行融合、渗透是重要且关键一环。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开展、校本教材编写到各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等诸多方面推进,是目前较为全面的策略实施。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策略性分析,使我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更易寻找抓手,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具有特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渗透
  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强调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中一点特别强调各级各部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学段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的相互融合,以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开展提供多元化的学科体系支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缺失的大背景下,《纲要》的出台为教育界众多学者、老师指明了方向。
  一、研究现状
  在目前众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较少,策略研究较多,原因之一在于研究人员大多为一线教师与管理者,主要针对一线教学展开,即便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也会将重心放在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上。
  在策略研究上主要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学校教育所有资源进行的全面研究。比如耿相亦在哈尔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载体与方式研究》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有很多,如楼廊、版画、教材、课程、研学旅行等。李保靓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中提到,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诵读活动等三个方面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二是就学校教育某一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比如曹静的《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探究》(2019),魏鸿钧、林颖政的《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2019),这一类的研究是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成体系的、相对独立的,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目前比较多学者专注的一个方面。
  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在研究上呈现出泛滥的趋势,各学校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教育,从研究来看,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但要落到实处,还欠缺太多环节,研究基本呈现一般性,不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一般性也导致创新不足,各学校间相互抄袭、照搬现象严重,同一种策略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了。
  二、依特色而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体系
  同一种策略“放之四海而皆准”,原因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选定上的一致性,中华传统文化在概念上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因而各种美德、观念、习惯、精神等皆是一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容范围之大对应的策略也就只具有一般性,而无特殊性了。
  因此,以地区或学校特色为出发点,构建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的特色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体系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渗透体系里不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精准的某一类文化,这个体系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一般性,即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校本教材开发,各学科渗透等方面,同时又不再泛泛而谈,而是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为此,我们首先需在一般性拟定框架,以便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资源。笔者将其拟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如此。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知识熏陶,为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与学校校园文化和谐、有序地融合在一起。什么是“和谐”?墙壁、黑板、宣传栏、展板和学校其他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的宣传,应配合本校具体的、精准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有主有次,合理布局,一方面与校园环境自然地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方面让人一目了然,有了解学习的欲望。什么是“有序”?当观察者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则需要循序渐进,对内容的选择,在校园文化的布置上,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局部,以促成观察者在学习上的“循序渐进”。
  各学科的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不冲突的,抓手在于地区或学校在发展规划上以何为特色,相应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便可有所体现。
  (二)以精准校园活动为载体的文化渗透与熏陶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会以一定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活动的开展有诸多积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离不开校园活动的承载。校园活动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关乎文化的教育上,既要有知识性,同时也要注意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开展必须有合理的规划,我们称之为精准性。
  一是活动目的的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基于解决何种问题,达到何种目標而行的这一点需要明确。活动目的的精准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另一方面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二是活动效果的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应区别于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以学科教学为导引,完善校本教材的编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的编写不再进行文化知识的简单罗列,而要以学科教学为导引,尤其要注意课堂的导引,随时进行动态的调整。原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一定是完整的一个体系知识,需要课堂大量时间来呈现,无法达到有效的渗透作用。渗透要起作用,必须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在原有的体系化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能够嵌入不同课堂的碎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   碎片化的知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容易使学生接收到片面的知识,造成学习的困扰。因而,渗透只是一种方法,为传统文化进入学科教学搭建桥梁,学生依旧需要接受体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创新教与学模式,引导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是体系化与碎片化的结合。
  在体系化的学习上,一方面组织教授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通过任务型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以课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体系化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熏陶;一方面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和谐、有序的布局,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感受熏陶。
  体系化的学习能够为碎片化的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有效性。碎片化知识进入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立足选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将特色传统文化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碎片化的教授目的不在于知识性的学习,而在于给予学生大学科的概念,在无形中接受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再割裂于学科学习,而逐渐趋于常态化、自然性。
  三、以A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二十四节气”为例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结合地区和学校特色缩小范围、加以整合,形成反映时代主题、不脱离主流、各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A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二十四节气”为例,阐述其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二十四节气”体系化知识整合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的规律,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观念。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也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农村地区的A校,生源多是当地农村户口,有深厚的农耕经济背景。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下一代淡忘甚至遗失了关于农业农忙的相关知识。A校构建“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作为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建设,符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结合学生实际接受度和知识的可操作性,A校整合“二十四节气”体系如下:
  初一上学期 二十四节气时刻表1.具体时间2.节气交替
  初一下学期 二十四节气由来 1.历史渊源 2.自然规律
  初二上学期 二十四节气特点 1.自然特点 2.社会风俗 3.节气文化
  初二下学期 二十四节气传承 1.社会影响 2.保护措施 3.节气传承
  (二)以体系为本,落实校本教材编写和校园文化建设
  A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大,在校师生人数规模较小,在文化宣传上具有人员集中性优势。A校分“两步走”。
  第一是集中教研人员依体系编写“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以两年为一周期,每学期10个课时,共40个课时。如初一第1课时,教授所有入校学生学习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做到人人皆能朗读成诵。教材内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给学生体系化的知识;二是以此为基础,对校园文化进行和谐、有序的布局。
  第二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布局,以教材的课时为布局依据,分课时段、分版块布局,初一级范围布置二十四节气时刻表和由来,初二级布置节气特点和节气传承。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平均分配二十四节气布置任务,比如“立春班”、“春雨班”、“惊蛰班”等,构建具有班级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布局。其他公共区域发挥灵活自由的优势,辅以生动形象设计,打造成一个个特色版块,A校打造的特色版块主要有:二十四节气人物志、二十四节气对联廊、二十四节气吉祥图。
  (三)以点带面的校园活动设计
  A校充分利用自身规模精小优势,全盘点对点设计校园活动,并以点带面创造性地开展“二十四节气”校园活动。以整合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为基础,校园活动的设计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组织,在初一、初二级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初一级以大群体参与为主,保证覆盖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如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班容班貌设计、布置评比活动、班级为单位的实地考察学习活动。初二级以小群体参与,旨在加强学习的深度,让学生学有所获。开展如以手抄报展评,班际知识竞赛等活动
  (四)研究学科教材,寻找渗透点
  在构建体系化教育的基础上,立足特色传统文化,研究学科教材,寻找渗透点,是尤为关键的一步。这个和专门的传统文化课是有区别的。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有其他教学任务下要合理自然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A校在这一方面,采用以点带面,逐步攻破的方法,这里以语文学科为例。
  一是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寻找特定意向作为共同载体。比如朱自清《春》一文提到春草图时,有人们“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的活动描写,提到春雨图时,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景物描写,分别可以联想到清明的踏青和众多节气多雨的特点。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人们根据物候可以做出很多精准的判断,这一点与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本质上是一样的。
  通过这种特定意向的串联,赋予学生更广的知识,潜移默化中也将体系化的知识和碎片化的知识联系起来。
  二是以作文为抓手,给予学生强化。二十四节气基本都有对应的诗词歌赋,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清明的描写,“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对芒种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将蕴含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以引用修辞方法,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一方面训练学生写作技巧,有内容可写;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多文化性的内容,提高其语文素养。
  结语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渗透还需要不断摸索。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有社会、学校、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围绕时代主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因地制宜地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渗透需要做得更加精细,需要继续找准渗透的定位,明确渗透的方向,探寻渗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红.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基本途径[J].基础教育论壇,2019(2):15
  [2]王景义.浅议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和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1999
  [3]马鹏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2-13
  [4]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9(1):47
  [5]杨万友,朱金秀.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62
  [6]余文娟,郭晓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33):223-224
  [7]李保靓.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J].青海教育,2019(11-12):40
  [8]耿相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