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旭敏

   朗读是一种传情的艺术,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课堂朗读现状分析
   (一)时间不充分
   教师为了追求考试卷面成绩,课堂中往往设置大量与考试有关的问答与抄写,致使学生没有时间朗读。学生草草看過一遍课文后,教师就开始分析,这就好比没有磨刀就开始砍柴,效果可想而知。
   (二)目的不明确
   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根据文本重难点来挖掘“朗读资源”,往往只是漫无目的地随意“滥读”,使朗读流于形式。课堂上看似热闹却不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三)关注面不广
   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优秀生的主场,能有机会朗读的往往只有几个成绩优异、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部分学生甚至整节课都没有开过口,扮演的只是忠实的听众角色。如此一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又从何谈起呢?
   二、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
   (一)以趣引读
   在朗读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指挥学生读这读那,那么学生只会如和尚念经般应付,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水平呢?在朗读环节,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引导:全班五十八人,我让五十人蒙上眼睛(A组),留下八位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同学(B组)欣赏黑板上图画。欢快的古筝曲(配有鸟儿的鸣叫声和潺潺的流水声)响起。我请其中一位同学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画面。接着,我让A组同学读“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第二位同学接着描述。A组同学继续读“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就这样,A组同学在音乐的渲染和B组同学的描述下蠢蠢欲动,好奇心和同情心油然而生,朗读的兴趣也愈发浓厚起来了。
   (二)以问导读
   由于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小学生往往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读懂文字内涵,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无法朗读出文本的韵味。这时,需要教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抛砖引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学生无法理解巴迪为什么会因为爸爸的一句话就作出如此大的反应,所以不能把巴迪失望甚至绝望的心情读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这之前,巴迪认为父亲看到他的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巴迪重新把诗誊写了一遍还描上花边是为了什么呢?学生开始进入巴迪的内心:巴迪希望也确信父亲会像母亲一样赞扬他。我再问:事实和巴迪的预想有着怎样的反差呢?如果你是巴迪又会作出什么反应呢?这时,学生理解了巴迪内心由于极大的心理落差带来了痛苦甚至愤怒。接着我指导孩子们朗读时语速由慢到快,音量由小到大,把“冲、扑”等动词读出重音,声情并茂地表达出巴迪内心的感受。
  (三)以演促读
   小学生通常都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许多故事性强的课文改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本剧,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课本剧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领悟,还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教学《狄仁杰公正护法》时,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引导他们选择感悟最深的一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角色、自制道具进行表演。为了让孩子们重视这次表演,我还特地请来了校长和音乐老师做评委。听着孩子们在准备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对人物语言进行反复推敲。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朗读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读通文意,而是把人物形象读活。
   (四)以评正读
   “读得真棒”“能读得再深情一些吗?”“读得不够好,谁来超越他”……这是语文课堂上最常听到的朗读评价。棒在哪里?哪里不够好?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学生一脸茫然,下次再读还是如此。基于此,我认为朗读评价应该具体、细化,让学生真正明白该如何读好。
   在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后,原本压抑枯燥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课堂上书声琅琅,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朗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把朗读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1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