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外阅读是一条“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振华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阅读能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阅读早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阅读不但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突破口,更是改变学生认知、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课外阅读是一条“河”,由课内蜿蜒流淌至课外,我们要带着学生去那河的源头、寻那河的支流、荡那河的清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河流中汲取营养。
  一、去那河的源头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总结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时指出,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以外,很少和书本接触。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阅读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读整本书”的指向引领,带着学生从教材中的单篇短章出发,去那河的源头,读一读原著,从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
  然而,教师要对学生阅读原著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充分的预估,一方面要摘选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契合他们阅读能力的原著内容,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让学生真正走进原著,站在河的源头看风景。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三顾茅庐》一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教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三国演义》该章原著时,可以播放精心剪辑的电视剧片段,让文中刘、关、张、诸葛等人物的形象立体鲜活起来;还可以鼓励亲子共读,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原著,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阅读原著的心理压力,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原著的精彩。
  二、寻那河的支流
  阅读过程中,学生在由课外向课外流淌的“河畔”漫步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从课文的某个角度、某个侧面出发,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去寻那河的支流,使内容、主题、表达等具有关联性的课外阅读材料从一篇到多篇、从一文到一类进行迁移,并将其与课内阅读材料结合起来,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教给学生比较的策略。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们应当从课文中找到恰当的比较点,由点到线、由点到面,实现课内外阅读的积累,逐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批判精神。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祁黄羊》一课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学生阅读后就会对那位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春秋大夫形象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通过主题关联,引导学生阅读《公孙仪谈吃鱼》一文,紧扣关键句“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平安幸福”这一主旨,在祁黄羊与公孙仪两位古人身上,充分地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荡那河的清波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积极的课外阅读氛围具有春風化雨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品质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指导学生“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方面荡起阅读河流的清波,漾起阅读河流的浪花,为学生创设蓬勃向上的班级阅读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知道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又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学生明白书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等。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展开讨论。如在讲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文为契机,广泛阅读和了解希腊神话中的更多内容,诸如众神之王宙斯、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等,给学生一个轻松的、活跃的交流环境,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希腊神话人物的看法,初步体会希腊神话中神性与人性的交融。
  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学习过程,是一条流淌不息的长河,我们要多一些引导,多一些推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河流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3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