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尝试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玉 杜晶晶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语文成绩的高低,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因此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一清二楚。然而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教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做好铺垫,打好基礎呢?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的学习要在部编本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而拓展的方式以“主题阅读”为主,类似以教材为圆心向外大范围的辐射,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能在内容上进行扩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在此,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尝试与探索。
  一、设置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阅读
  部编本教材对小学语文内容和体例的改革,为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提供了一把钥匙,教师可以依据单元内容“顺藤摸瓜”。
  例如,教师一般在三年级以后才开展主题阅读,但在部编本的指导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展主题阅读,只要选取的主题和单元主题一致,文章篇目和单元内容的难易程度一样即可。一年级以识字和诵读为主,在主题式阅读的内容选择上,笔者会以和部编本教材篇目相类似的儿童诗为主。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的课文《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后,选取以“春天”为主题的儿童诗——金波的《春天》、张国南的《春天是这样来的》等,这些儿童诗篇幅短小,语言优美,而且生字较少,很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在儿童诗的熏陶下,学生会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之上拓宽课外阅读的范围。
  二、多角度选取主题阅读内容
  “教是为了不教”,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阅读非常有必要。如何提高学生开展主题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呢?笔者从主题的选取开始。在学习完一单元的课文后,笔者会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征集相关阅读的主题词,在此之前,我已经告诉学生可以从人物、题材、时代背景、文章主题等多个角度对本单元内容做大体的梳理,在梳理后还可以细分小主题,学生学会如何选择主题后,再开展小组讨论。在统一小组的意见后,我还会专门开辟时间,让各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所选择的主题,并说明原因,尽量说服其他同学接纳他们的主题,最后全班进行投票,选出最终确定的阅读主题内容。有些学生往往为了说服其他同学,在主题的选择时会主动阅读相关篇目,并将这些篇目的内容在“拉票”时做以简要介绍,这一过程也让学生做到了自主阅读。
  如在学习完二年级部编本上册第四单元《登鹳雀楼》《日月潭》等写景的文章后,学生最后确定的主题就是“锦绣山河”,找写祖国美好风光的文章读,以风景名胜为主,同学们自己推荐了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终南山》等古诗。古诗的学习有难度,但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篇目,读起来热情度非常高,对生字词的查阅也很主动。
  三、结合研学内容,设置相关阅读主题
  近年来,学生的研学活动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学校在春秋两季都会开展外出研学活动,其中红色研学之旅是每个年级学生的“必备功课”,语文教师会根据学生去过的革命老区、红色博物馆等推荐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经典红色读物。此外,假期家长也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在假期作业设置上,笔者会提出相关主题阅读的任务要求。如阅读你所去的风景名胜或者城市的相关经典名篇名著,并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四、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成果展
  要想让学生持续对主题阅读感兴趣,教师就得花心思,笔者在主题的选择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主题阅读之后还设计了一些“新花样”,通过多样的成果展让学生整合各科知识,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比如,让学生找出主题阅读篇目中的相同和不同,或者对一篇名作画出思维导图……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学生都能在展示中选出一项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在本次主题阅读中的所获所得,经过展示他们对下一次主题阅读的开展充满期待。
  主题阅读是链接教材和课外阅读的有效形式,笔者相信在和同行一起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语文教学有深入研究,也会更好地运用主题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进而不断提升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