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国标的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学 薛笑丛

  [摘  要]本文调查了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现状,探讨基于国标的应用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标制订路径,运用类比、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各校专业中寻找共性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探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标  应用型本科  翻译专业  人才培養模式
  引  言
  随着翻译市场的扩大,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全国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已达272所。然而,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能胜任口译和笔译工作的合格人才较少,且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或一二线城市;第二,翻译队伍中小语种人才较少,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第三,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严重不足;第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机器翻译技术和翻译软件的广泛应用给翻译行业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译者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我国已正式发布国标,仲伟合、赵军峰、李正栓、申玉革等人对国标的基本要求、本科翻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探讨,但有关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研究还较少。对此,我们必须思考,用什么样的模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
  本科翻译专业现状调查
  1.本科翻译专业现状综述
  2006年3月,教育部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本科翻译专业,标志着本科翻译专业的设立。2006—2011年间,在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的严格把关下,获批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试办院校数量稳步递增,6年间累计增加至57所,专业发展稳健有序。2012年9月,“翻译”从“目录外专业”进入“基本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50261)[1]。自此,国内申报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数量剧增,每年增加40所左右。根据语言服务研究院提供的全国翻译本科办学院校最新名录,截至2019年8月,全国开设翻译本科的院校共272所。院校数量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湖北(21所)、广东(18所);江苏(17所)。根据调查,西部地区高校(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共12省区)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仅为56所,占全国总数的20.59%,其中二本院校有32所,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有11所。
  2.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笔者选取西部地区12所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二本院校和10所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作为调查对象,占应用型高校的51.1%。通过调查问卷、实际走访或邮件访谈,调研这些高校本科翻译专业的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在专业特色、经费投入、软件硬件配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均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院校有一定差距,以致出现学校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经费紧张、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契合度不高。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英语专业雷同,没有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主要照搬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基础知识和理论关注较多,大一、大二开设的主干课程与英语专业基本相同。翻译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课和通识课仅是浅尝辄止,未能科学安排,课程设置与培养达成度不高,导致学生实际翻译能力较弱,不符合市场需求。例如,多数高校未开设典籍翻译、中华文化外译、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等课程。
  (2)培养方向不够明晰,没有体现应用型特色。一些高校缺少对现实情况和社会需求的深入考察,培养方向不够准确、明晰,导致人才培养与翻译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钩,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例如,高校尚未对科技翻译这一市场需求引起应有的重视。少量开设科技翻译教育的高校,仍继承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实际培养目标与社会所需的合格科技翻译人才还有很大差距[2]。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几所二本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均不足1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为70%。工科为主的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也办起了翻译专业,一般隶属于数理学院或人文经管学院,但专业不受重视,教师过少,仅有5-7人,职称较低,只有个别人是副教授,其余多为讲师或助教,几乎没有博士。经常从事翻译服务、具有实际翻译经验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35%,大多数老师没有企业实务操作经历,“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
  (4)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难以保证。有的学校经费紧张,开设专业以来还未建设翻译实训室,也没有购置先进的翻译软件,致使实践教学受到了影响。翻译专业的实习基地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受地域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长期的见习、实习活动,有的非省会城市高校还压缩了实习的时间。
  (5)产教合作一厢情愿,合作深度不够。校方希望与企业合作,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多数停留在签协议层面,真正能够合作的只是少数企业。由于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基于国标的校标制订
  国标于2018年3月正式出台,共涵盖125类专业,其中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三个专业。国标要求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我国目前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大致有5种类型:专门的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由于高校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不同类型院校的翻译专业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案。
  由于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在学科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各应用型高校应依据国标统一、可行的最低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方案,将其作为指导外语专业发展建设的指南。李正栓教授指出校标的制订应遵循区域性原则、学校定位贴近原则和专业特色突出原则[3]。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市场需求、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根据多样化的市场发展需求,研制专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动态调整教学体系,依托各类大型项目和社会实践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社会紧缺的本土化翻译人才[4]。主要路径如下:   1.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国标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依靠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办出专业特色;应突出以“翻译能力”培养为主的应用型专业定位,将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貫穿到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构建适应新时代变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内容融入知识体系与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构建通识知识与能力、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能力、职业创新知识与能力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以利于地方高校更好地培养能满足地方涉外事务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2.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不断修订、选择、更新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与实践中完善课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要高度重视对高素质、专业化紧缺翻译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连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从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和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着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大纲要细致化,教学重点应清晰、明了,教学组织要体现应用性;还应着力推进教育技术信息化,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翻译教师
  实施产教研合作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应高度重视翻译的实践性特点,积极投身于各类翻译活动。高校应聘用一批理论素养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一线翻译人员,建立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有计划地把教师队伍逐步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团队,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应用型课题研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4.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实践教学
  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一定要确保经费投入到位,以保障一系列专业培养工作的实施:翻译软件的购买与更新、翻译实训实验室的建设、实习见习工作安排、开展翻译实践项目等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翻译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专业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因此,高校要改进实习运行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翻译实践,还要将翻译实践教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加强与政府外事部门、行业协会、翻译服务企业的合作,为翻译实践搭建平台。
  5.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应与翻译公司开展深度融合与共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建设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时要咨询一线从业人员的意见,紧密围绕社会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翻译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推动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机衔接。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可分别获得相关成果,如共建产教合作教育基地、课程、教材、校内实验室等,学校可引进企业师资,联合开展学科竞赛;企业可请教师为职工开展岗位技能讲座及培训等。
  对本科翻译专业的反思
  目前,高校各自为政,部分学校急功近利,盲目开设翻译专业,每年增幅超出常规,一些地方高校和三本院校也纷纷加入了增设本科翻译专业的行列之中。对此,各校要慎思,应考虑该专业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当前的翻译专业多是由英语专业衍生而来,也多以英语为主,西部只有几所院校分别开设了泰语、越南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涉及60多种,小语种人才较为缺乏,但又因小语种需求量小,不能大量培养,以致这一矛盾不好解决。而对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可在语言专业基础上尝试开设翻译方向,其他小语种则应保持语言特色。高校确定是否开设翻译专业或开设什么语种的翻译专业时,应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切忌盲目开设专业。
  结  语
  国标是全国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文件,而校标是各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高校应因校制宜,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标。学校制订校标时要满足国标的基本要求,有底线意识和标准意识;教师要合理设置模块课程,及时更新、充实课程资源与信息,丰富课程内容,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包括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教学示范等,以多种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应对梯队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使本科翻译专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赵军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期,第289-296页。
  [2] 李蓓蓓、吕娜、张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上海翻译》2019年第3期,第74-79页。
  [3]李正栓、申玉革:《本科翻译专业“校标”制定的原则与要求》,《中国翻译》2018年第4期,第42-47页。
  [4]张生祥、张春丽:《翻译人才素养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探索》,《上海翻译》2017年第6期,第53-61页。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0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