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焦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品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思维的主要品质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确定性、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预见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品格阅读教学
  
  一、 引言
  2017年,笔者所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小学英语阅读品格培养的实践研究》深入展开了基于阅读品格培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通过寻找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点,探索小学英语阅读品格培养的教学模式及有效策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品格的形成。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有力促进学生阅读品格的提升,是培养阅读品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许多有意义的教学启示。本文拟梳理相关概念,分析思维品质和阅读品格的内涵,并结合课题组优秀课例片段,以案例分析的视角,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策略及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 思维品质与阅读品格概念
  阅读品格是一个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兴趣驱动下的阅读动机的内在表现,是一个人进行持续性阅读的一种动力。英语阅读品格培养则是指在课堂与课外,学校与家庭之间为学生提供英语阅读素材并创设广泛阅读的情境,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恰当的指导、督促、评价、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爱阅读,广阅读,会阅读,共分享的品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阅读,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以期发展为持续性阅读的一种动力。
  阅读能提供大量的特有情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接触多种篇章逻辑结构,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观点,认识和接纳观点的多元性。这种对语篇信息组织方式的梳理以及对观点的鉴别非常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以多元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和人文底蕴。
  明晰思维品质和阅读品格的概念,理解思维品质和阅读品格的内涵,有利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阅读品格的形成。
  三、 例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两个关于寻找妈妈的故事。第一个故事“Where is my mum?”主要讲述了小青虫worm在寻找妈妈butterfly的艰难旅途中先后遇到了不同的动物,通过比较它们与妈妈的不同特征,最终成功地找到了妈妈。第二个故事“Zoe is looking for her mum.”则主要讲述了兔子Zoe渴望母爱而从动物园出逃,在寻找妈妈的途中遇到了不同的动物,虽然也有比较与妈妈之间的特征,但最终还是没找到兔子妈妈。但遇到熊之后,熊给予了它母亲般的温暖,使Zoe感受到了母爱。这两个小故事富有童趣、立意积极、贴近生活,故事的核心是母爱。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
  (1)能在故事情境中运用It is.../It has.../It can...等句型描述故事中的动物特征,并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能简单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故事情景中运用已学与同伴展开对话。
  2. 学习能力
  (1)通过图片环游、同伴阅读等形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及内涵,提升阅读品格及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与他人沟通、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思维品质
  (1)通过推测、留白、鼓励质疑探究等阅读策略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遇到困难不畏惧、不放弃,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会有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
  4. 學习策略
  (1)能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激发表达欲、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和表达。
  (2)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发散性思维。
  (三)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1. 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趣启思,唤醒发散思维。
  【教学片段1】
  读前活动:师生互动谈论学生喜爱的话题“动物”,借助头脑风暴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重点句型Its.../It has.../It can...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紧接着教师开展猜测动物游戏活动,既激活了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又学习了新动物名称,为阅读做好铺垫。此外还提出What does the worm look like? Does it look like its mom? What about butterfly? 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与蝴蝶的外形差异,为读中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埋下伏笔。
  【思维培养点】此环节的思维培养点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的话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升学生思维活跃度。通过游戏环节激趣启思,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更广泛的知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推理判断,梳理归纳,以问促思,培养逻辑思维。
  【教学片段2】
  读中活动:阅读第一个故事Where Is My Mom?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they find their mom? 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预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大意,验证问题的预测。在第二遍阅读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及梳理故事,学会捕捉关键信息,完成一份信息表格对故事内容进行归纳并复述。孩子们很轻松地读懂小青虫找妈妈的故事,但此时老师抛出两个深层次的问题:Is it easy for the worm to find its mom? Why?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Because they look different.二者外形特征的差异是造成小青虫艰难找到妈妈的主要原因。教师紧接着利用PPT展示了毛毛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图,既渗透了科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思维培养点】此环节的思维培养点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教师充分挖掘了故事中的逻辑思维元素,引导学生梳理、分析故事的逻辑线索及逻辑关系,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推理、判断,归纳,从而读通、读透文本。
  3. 利用冲突,设疑妙问,个性思考,激活批判思维。
  【教学片段3】
  读中活动:阅读第二个故事Little Zoe Looking For Mom.教师采用图片环游、留白、角色体验等阅读策略带领学生通读了整个故事。小白兔Zoe也在寻找妈妈,但最终没找到兔子妈妈。而熊妈妈给予了它母亲般的温暖,扮演了妈妈的角色,使Zoe感受到了母爱。教师利用与第一个故事截然不同的结局开展小组辩论赛:Who is Zoes mother? Rabbit Mom or Bear Mom? Why? 到底谁是Zoe的妈妈?是从未谋面的兔子妈妈还是对Zoe关怀备至的熊妈妈?各小组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辩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了审辩能力,进一步推动学生对两篇故事的共同主题“母爱”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思维培养点】
  此环节的思维培养点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通过深度挖掘文本,帮助学生分析两个故事的内在关系,巧妙利用主题相似但结局不同的情节作为切入点,设计出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假设、推理,打破思维定式,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化思考和评判,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感受阅读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阅读品格。
  4. 重构文本,转换视角,迁移创新,启迪创新思维。
  【教学片段4】
  读后活动:教师利用故事情境的延伸,转换角色,迁移知识,紧紧围绕两个问题What is your mums love? What does your mom do for you?讓学生以Moms love为主题,运用思维导图罗列出母亲曾为自己做过的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此时,学生的能力从语言的层面提升到情感的层面,实现育人价值。
  【思维培养点】
  此环节的思维培养点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从故事回归生活,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个性及英语知识贯穿成一个整体,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新思维,增强用英语阅读和分享的自信,使阅读品格逐步达成。
  纵观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品格均有明显提升。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思维培养策略,挖掘学生思维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素养和人文底蕴,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情感和积极体验,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
  参考文献:
  [1]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8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