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有关民俗文化的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玲玲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民俗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多种种类。统编语文教材中,除了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选文比较集中呈现了各地的不同民俗文化,其它选文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民俗文化内容。民俗文化在教材与教学中有何意义,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意义并以统编版八年级元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对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思考。
   一、民俗文化在教材与教学中的意义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民俗文化的意义有初步了解。根据学者研究,民俗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维系功能、规范功能与心理功能。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学应该是围绕着“教育功能”展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教育功能应该定位于民俗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积累、民俗文化在文本中的作用理解、民俗文化对学生精神熏陶三个方面。
   統编版语文教材依旧是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载于选文上的。选文是课程标准学习要求更为具体的呈现,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是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素材。
   那么,民俗文化在教材中有何意义呢?
   第一,民俗文化当然也是呈现在选文之中的,呈现于选文中的民俗文化丰富了知识内容,增加了教材的知识容量。第二,民俗文化的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不了解的事物总是感兴趣的,学生对大部分作为“旧物”的民俗是陌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了解新事物的兴趣。学生对于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文本中出现的民俗,本身的熟悉感及看一看名家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心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民俗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材或在一个单元中集中选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本(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或将民俗文化零星散布于各种题材的选文中,这是教材对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渗透与传承,在提升了教材“文化含金量”的同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为达成课标要求提供素材。
   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意义当然也不容小觑。
   首先,师生通过赏读文本,增加知识,拓宽视野。其次,师生可在赏读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提升自我。师生由作者(或者主人公)所写的民俗及在这些民俗文化上寄寓的情思,审视自我在民俗文化上的兴趣与审美;由“遥远地方”的民俗联想本地民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地民俗,进而在了解相关民俗的基础上思考其文化意义,提升素养。再次,师生可将作者写民俗及借民俗写人、写事、抒情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民俗文化,在仿写中提升写作能力。
   二、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文本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及作用分析
   “民俗”是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绕不过的话题。在单元前言中,教材编排者就明确写道:“民俗是民间流行的……更好的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文本中有关的民俗文化的学习要求或体现在“预习”内容中,或体现在“思考探究”问题中,或体现在阅读提示中。《社戏》“预习”中有这样的内容:“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了解一下你家乡类似的民俗活动,讲给同学们听。”《回延安》的“预习”中有这样的内容:“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朗诵这首诗,体会这样的特点。”在“思考探究”中有这样的问题:“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灯笼》一文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的内容:“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那么,四篇文本承载了哪些民俗文化内容呢?依据教材中的单元前言、预习内容、思考探究中的问题以及阅读提示,结合文本内容,我进行了如下梳理。
   从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单元文本中民俗文化具有实在的意义且在文本结构及作者传情达意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具有实在的意义,比如,社戏是鲁镇人主要的精神活动之一,是孩子快乐的来源;民俗文化在文本结构上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灯笼》一文中,灯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民俗文化在作者传情达意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安塞腰鼓》一文在赞美安塞腰鼓这一传统民族艺术之外,借安塞腰鼓写了打鼓的人,人生存的环境,表达了对黄土高原这片厚重的土地的歌颂,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积极进取的人们的由衷地赞美之情。
   三、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注意点
   教师必须明确,语文学习中的民俗文化教学并非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民俗,关于民俗的知识学生了解即可。民俗文化的教学应该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为深入理解文本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民俗文化在文本结构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文本中的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意义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历史眼光看民俗文化。许多的民俗文化已经与当下生活脱节,或因为历史发展被取代,如《灯笼》一文中的“灯笼”在作者生活的时代是一种必备的照明工具,那么文本中处处出现的“灯笼”意象便可理解了。再如《安塞腰鼓》一文中的“安塞腰鼓”,文本创作于1986年,80年代我们的国家在坚决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与竞争力,作者为此而欢欣鼓舞,且将这激情与豪情转移到了对安塞腰鼓这一气壮山河的民族艺术的描绘上,借此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着他对生命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将对民俗文化的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正如前文所说,初中语文不需要系统深入地讲解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讲解应朝向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文本的目标进行。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实现这一目标呢?    民俗可以作为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好的导入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如《社戏》一文,教师可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行当引入,问一问学生最喜欢哪种行当的表演及原因。由此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学生也积累一些文化常识,并且可以对分析文本中“我”的形象做一个铺垫——“我”喜欢看老生翻跟头,最怕老旦——“我”是一个调皮活泼的小孩子。《安塞腰鼓》一文,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从“红豆角角老南瓜”导入,从食物入手对初中生还是具有吸引力的,教师从黄土高原人的食物讲到80年代高原人生活的物质环境,再讲高原人,从而引入高原人的“安塞腰鼓”,这也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最后理解文本主题做铺垫。
   民俗可以作为阅读教学中解析文本的线索,串联课堂教学内容。一节阅读课,从内容感知到情感感悟再到表达赏析内容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化繁为简,增加课堂效率,阅读教学就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展开,而不能太过随意。民俗文化就可以作为一个核心线索串联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具有整体感。如《回延安》这首现代诗,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围绕“陕北民俗文化”展开:
   确定诗歌体裁:模仿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感知诗歌内容:以极富陕北方言色彩的语言(如“几回回”“羊羔羔”“树根根”等),选取具有陕北特色的意象(如地点意象“宝塔山”,物品意象“白羊肚手巾”,食物意象“米酒”“油馍”,建筑意象“窑”等),写了自己回延安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感悟诗歌情感:贺敬之并非延安人,可是他对延安的风物如此熟悉,对延安的语言如此驾轻就熟,而且他选择这样极具延安色彩的方式写这首诗歌,足见他对延安的深切眷恋与赞美之情!
   赏析诗歌的语言表达:选取两三个诗节简要分析本詩体现出来的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
   最后,教师可以以民俗文化为抓手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口语表达与写作的能力。这里依旧以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学习完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整理本单元所涉及的民俗文化。本单元的民俗文化内容很丰富,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表现在不同形式上,再次整理不仅锻炼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再次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能再次回顾文本,一举多得。整理完课内的,教师可再布置学生搜集家乡的民俗文化,这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在班级内举办一个本地民俗文化展或者组织一次“我喜爱的民俗文化”讲述,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所搜集整理的资料的前提下,在已经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本单元选文中的某一篇或者以自己想要的形式写一写本地或自己喜爱的其他地方的民俗,借民俗文化传情达意,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民俗文化在教材与教学中都很有意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文本,精选内容,借“民俗文化”这一翅膀,渗透传统文化,组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窦慧榕.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D].天水师范学院,2019.
   [2]杨代清.民俗文化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田聪聪.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及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张建霞.中小学语文教学民俗化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42.
  刘玲玲,江苏省扬州邗江区杨庙中心中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