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付天举 许昱苹

  [摘 要] 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整合学校现有网络学习资源和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研究智慧校园移动学习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强交互、重体验的移动学习平台,充分满足学生泛在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智慧校园;移动学习;泛在化;移动平台
  [作者简介] 付天举(1981—),男(满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技术、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323-02    [收稿日期] 2020-03-15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移、云、物、大、智”等为主体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为高校构建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校园环境,广大师生面向网络的多维度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促使移动学习方式的形成。智慧校园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移动学习不仅继承了智慧校园所构建的环境优势,而且融入了移动应用技术,使得教育的时间、空间发生了重大变革,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重构了教学相关要素,填补了學生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实时交流的学习环境,具有极佳的学习体验,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关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研究和应用也相对广泛。近年来,欧洲相继启动多个移动学习项目,这些项目关注的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涉及英、德、瑞典等数十个国家。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12月做出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通知后,移动学习开始受到关注。我国移动学习项目始于2002年北京大学“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相继推出的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参与的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与一些移动通信企业合作开展的相关研究项目。
  二、平台建设基本思路
  为了有效开展智慧校园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研究,本文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以校园WIFI网络全覆盖为研究基本环境,以现有高职学生为移动学习平台应用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内部网络学习资源,在借鉴国内外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经验和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智慧校园环境开展移动学习平台可行性研究。
  1.可研分析。为了推动和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平台设计开发之前分别采用网络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行业企业和广大师生中间进行了需求调研,多方研究分析移动学习模式和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并从用户的角度和开发者的角度总结出移动学习平台建设内容的9个维度,分别为随时随地移动学习;碎片时间管理学习;创建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网上生活服务;教务管理与学分计算;信息发布与工作考核;教学资源共享与联通;信息推广与直播服务;第三方集成与深入应用。
  2.内容设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容易学习、方便使用、内容丰富的原则。平台设计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需要、教学需要和碎片化的学习需要,在开发过程中软件设计要遵循用户的使用习惯,导航设计清晰易理解,后台的管理和维护等操作方便,阅读浏览交互体验感强,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平台的主体功能是碎片化时间知识点的学习,从根本上讲是面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精”,在内容的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短”,在服务功能上要做到“多”,达到知觉、视觉、听觉以及心里感觉良好的使用体验,增强学习平台使用黏性。
  3.系统设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扩展性、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原则。所提供的课程资源、知识的传递等活动要讲究客观真实,不能简单地将网络中已有的资源肆意拼凑;同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分角色的用户授权访问,学生、教师、管理员的业务逻辑和边界清晰,要保证平台的前端、后台管理端和数据库之间能够进行正确的数据交换,平台运行流畅,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扩展功能,实现与第三方平台的对接;要重视网络安全防护,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课程资源的数据安全。
  三、总体设计与实现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情况、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以及上网行为特征,研究智慧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的理论支撑、应用模式、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移动学习平台是建立在现有智慧校园基础上的,其总体架构设计包括了网络层、应用层、展示层三个层面。网络层是基于智慧校园的基础物理架构,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各种基础网络设备虚拟化为云计算环境下虚拟资源池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通过资源分配将移动学习平台部署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之中,共享智慧校园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学习者可以在各种终端上安全方便地访问学习平台。应用层负责各个模块的功能处理,包括本地数据管理等,能够控制移动学习平台,对平台的功能进行管理,完成平台各种接口的处理,集成第三方应用。展示层主要面向用户展示界面和功能模块,移动学习平台集中托管在网络层所提供的云上资源,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相关的功能。
  1.关键技术。
  (1)Android技术。Android系统是一种由谷歌公司和Open Handset Alliance共同开发的一种源自Linux操作系统的高度自由且高度开源的智能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设备终端,如便携式电话终端和便携式电脑。   (2)SQLite和MySQL數据库技术。SQLite数据库是Android系统内置的一款遵守ACID的嵌入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ite数据库应用于移动终端有两大先天优势,一是运算速度飞快;二是内存空间需求量极低,通常只需要零点几兆字节就足够,同时SQLite支持标准的结构化查询语言。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成为许多开发者数据库的首选。
  (3)XML布局技术。Android中有多种编写程序界面的方式可供选择,但可视化编辑工具并不利于开发者真正了解界面的实现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制作出的界面通常不具有很好的屏幕适配性,因此在编写UI界面的时候最好通过编写XML代码来实现。
  (4)OKHttp技术。主要用于发送HTTP请求,并对响应进行处理。OKHttp是一个高效的HTTP客户端,它支持HTTP/2,允许所有同一个主机地址的请求共享同一个Socket连接、连接池减少请求延时、透明的GZIP压缩减少响应数据的大小、缓存响应内容,避免一些完全重复的请求等默认特性。
  (5)流媒体技术。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
  2.功能设计。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主要有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类,根据移动学习平台的需求调研和分析研究进行总体设计,将主体功能详细划分为信息发布、在线课程、个人中心、互动交流和后台管理五个核心功能模块,在每个核心功能模块下又细化出不同的子模块,满足师生对于移动学习的需求。教师具有用户管理、课程管理、问题讨论、自由编班、提交成绩、学生评价等功能;学生具有课程学习、提出问题、完成作业、查看成绩、自由选课、教师评价等功能;在个人中心集成网上办事、社区互动、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四、结论
  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研究适应了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时空的限制,满足了广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为日后高校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模型。同时,平台建设依托现有智慧校园基础架构,优化数字教育资源,集成多方应用,总体贯穿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课堂”的思维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也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对未来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轩纬.社区教育APP设计与实现[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8.
  [2]王运武,于长虹.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教育部高教司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Z].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paper proposes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s and social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and study the mobile learning model of smart campus.And on this basis,a strong interactive and experience-oriented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is built to fully meet the student's ubiquitous learning needs.
   Key words:smart campus;mobile learning;ubiquity;mobile platfor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