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校园环境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旨在整合改进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创新服务理念,打造信息共享、管理智能、协同工作的新平台,改进服务模式,在新理念与新技术的支持下,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体联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12-0089-03
  ● 智慧校园研究背景
  建设智慧校园旨在通过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校园用户提供便携、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1],对内可实现校内业务的整合,将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与服务领域,实现业务数据的互联、共享和协作,对外提供学校与外部世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新领域,智慧校园的建设体现出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一是“融合”,与先期的信息化建设环境融合,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机制深度融合,使之自然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工具或环境;二是“创新”,紧随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理念,促进教育发展。
  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具备两方面的优势条件:一是过去的数字校园建设,已经完成校园骨干网络建设以及主要的应用系统建设,这些软硬件系统的建设为学校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手段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角度探讨智慧校园的建设。
  ● 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理念上:重单一需求,轻整体布局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是参照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部门需求为导向,且仅关注数据传递、办公流程的自动化,为事务而事务,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各应用系统分散建设、独立运行、功能单一,服务对象为小众化群体,缺乏协同工作以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整体应用效果不佳。
  2.实施上:重建设,轻推广
  学校现有信息应用系统部署覆盖面较广,但存在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面向用户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先期的应用系统建设多为软件定制模式,从管理的便利以及满足当时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一旦成型,可拓展空间有限,功能设定滞后,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化应用环境的新需求;系统建成后,未有效持续地向全体用户推广,丧失了相应的迭代更新及收集反馈信息的机会;部分部门在日常通知的发放、信息的收集、文件的传送、事务性工作的预约、文件的审批等方面仍采取相对繁琐、陈旧的工作方式,沟通机制较为落后。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改进途径
  1.深度融合各项工作,整体规划系统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借鉴新的理念和技术,要在运营机制、业务流程和行政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建设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2],构建覆盖校内各项工作、整体联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为学校实现便捷高效的智慧校园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2.创新建设模式与理念,实现信息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在解决教师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新平台,使教师的角色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主动应用、主动反馈”转变,注重应用系统数据的积累、分享、更新,形成有效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改进,提升应用系统的服务品质,实现常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3.借助应用系统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工作品质
  学校各部门办事流程经梳理、优化后,固化在应用系统中,使事务性工作的每一步有章可循、有历史记录可查,规避办事流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完善问题,从而实现规范、有序的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校内员工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学校工作的办事程序和议事规则,推进信息公开的进程;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后台日积月累的大数据,能够为学校后续各项工作的完善和调整提供依据,最大化发挥对用户的服务支撑作用。
  ● 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和资源将会日益增多,因此,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设计初期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延展性
  考虑到学校未来的需求和扩展,需要综合考虑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需要建设开放性平台,以应对各应用系统的持续改进,且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维护。[3]
  2.集成性
  將学校现有和未来新增的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到新构建的综合信息平台,如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系统以及未来将建的教师教育资源平台,承接各应用系统移动端的服务,实现多重数据的集成和融合,整合现存传统方式运行的工作流,促进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最大化应用。
  3.前瞻性
  笔者所在学校为海淀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服务对象为海淀全区的教职工,受众广泛。因而,笔者所在单位的智慧校园建设应侧重于学校的服务管理,一线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则应更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这对于海淀区的学校来说,具有普适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在平台建设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4.安全性
  需要考虑系统的数据安全,传输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安全性的问题,保证数据传输符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
  ● 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架构
  依照上述原则搭建智慧校园服务管理平台的组织架构,使其具备包容性和延展性;构建基于PC端和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服务管理系统,将学校的教研、管理和学校资源及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丰富和创新校园管理的模式(如下页图)。
  创建平台通过友好界面提供统一的门户,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适当的权限,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信息。
  1.面向PC端的行政服务   综合各类应用系统为学校全体员工提供学校通知、要闻浏览、教室使用预定、文件传送与提交、财务审批、资产管理与查询等服务,借助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各部门的工作向简约、快捷、无纸化迈进,同时监控服务质量,使学校的每一步工作有章可循。
  2.面向PC端的教研服务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整个海淀区学前、中小幼教师的教研与培训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区域教研模式面对挑战,因此学校搭建教师教育平台,目的在于利用信息化环境,支撑教研常态业务的开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重建教师学习模式;整合、聚集海淀区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教育管理方式,实现教师教育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4]
  3.面向手機端的移动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移动端应用,具备如下功能:学校部门内、外教职工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对话,灵活选定人员群聊或一对一交流;各部门教职员工随时随地传送文件,代替目前飞信、微信所承担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全校教职员工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预约教室或车辆,支持指定人员对预约信息进行审批,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沟通效率;教职员工预约信息化设备及信息技术支持,使信息资源分配和服务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等。
  ● 总结
  本研究以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现存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对学校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创新,构建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各系统的使用效果,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化发挥,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集综合化、智能化、便捷性于一体的智慧校园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应用效能,为学校教职工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以期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智慧校园管理模式。
  ● 智慧校园研究背景
  建设智慧校园旨在通过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校园用户提供便携、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1],对内可实现校内业务的整合,将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与服务领域,实现业务数据的互联、共享和协作,对外提供学校与外部世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新领域,智慧校园的建设体现出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一是“融合”,与先期的信息化建设环境融合,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机制深度融合,使之自然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工具或环境;二是“创新”,紧随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理念,促进教育发展。
  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具备两方面的优势条件:一是过去的数字校园建设,已经完成校园骨干网络建设以及主要的应用系统建设,这些软硬件系统的建设为学校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手段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角度探讨智慧校园的建设。
  ● 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理念上:重单一需求,轻整体布局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是参照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部门需求为导向,且仅关注数据传递、办公流程的自动化,为事务而事务,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各应用系统分散建设、独立运行、功能单一,服务对象为小众化群体,缺乏协同工作以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整体应用效果不佳。
  2.实施上:重建设,轻推广
  学校现有信息应用系统部署覆盖面较广,但存在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面向用户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先期的应用系统建设多为软件定制模式,从管理的便利以及满足当时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一旦成型,可拓展空间有限,功能设定滞后,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化应用环境的新需求;系统建成后,未有效持续地向全体用户推广,丧失了相应的迭代更新及收集反馈信息的机会;部分部门在日常通知的发放、信息的收集、文件的传送、事务性工作的预约、文件的审批等方面仍采取相对繁琐、陈旧的工作方式,沟通机制较为落后。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改进途径
  1.深度融合各项工作,整体规划系统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借鉴新的理念和技术,要在运营机制、业务流程和行政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建设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2],构建覆盖校内各项工作、整体联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为学校实现便捷高效的智慧校园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2.创新建设模式与理念,实现信息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在解决教师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新平台,使教师的角色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主动应用、主动反馈”转变,注重应用系统数据的积累、分享、更新,形成有效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改进,提升应用系统的服务品质,实现常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3.借助应用系统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工作品质
  学校各部门办事流程经梳理、优化后,固化在应用系统中,使事务性工作的每一步有章可循、有历史记录可查,规避办事流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完善问题,从而实现规范、有序的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校内员工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学校工作的办事程序和议事规则,推进信息公开的进程;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后台日积月累的大数据,能够为学校后续各项工作的完善和调整提供依据,最大化发挥对用户的服务支撑作用。
  ● 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和资源将会日益增多,因此,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设计初期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延展性
  考虑到学校未来的需求和扩展,需要综合考虑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需要建设开放性平台,以应对各应用系统的持续改进,且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维护。[3]   2.集成性
  将学校现有和未来新增的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到新构建的综合信息平台,如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系统以及未来将建的教师教育资源平台,承接各应用系统移动端的服务,实现多重数据的集成和融合,整合现存传统方式运行的工作流,促进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最大化应用。
  3.前瞻性
  笔者所在学校为海淀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服务对象为海淀全区的教职工,受众广泛。因而,笔者所在单位的智慧校园建设应侧重于学校的服务管理,一線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则应更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这对于海淀区的学校来说,具有普适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在平台建设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4.安全性
  需要考虑系统的数据安全,传输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安全性的问题,保证数据传输符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
  ● 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架构
  依照上述原则搭建智慧校园服务管理平台的组织架构,使其具备包容性和延展性;构建基于PC端和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服务管理系统,将学校的教研、管理和学校资源及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丰富和创新校园管理的模式(如下页图)。
  创建平台通过友好界面提供统一的门户,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适当的权限,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信息。
  1.面向PC端的行政服务
  综合各类应用系统为学校全体员工提供学校通知、要闻浏览、教室使用预定、文件传送与提交、财务审批、资产管理与查询等服务,借助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各部门的工作向简约、快捷、无纸化迈进,同时监控服务质量,使学校的每一步工作有章可循。
  2.面向PC端的教研服务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整个海淀区学前、中小幼教师的教研与培训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区域教研模式面对挑战,因此学校搭建教师教育平台,目的在于利用信息化环境,支撑教研常态业务的开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重建教师学习模式;整合、聚集海淀区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教育管理方式,实现教师教育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4]
  3.面向手机端的移动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移动端应用,具备如下功能:学校部门内、外教职工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对话,灵活选定人员群聊或一对一交流;各部门教职员工随时随地传送文件,代替目前飞信、微信所承担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全校教职员工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预约教室或车辆,支持指定人员对预约信息进行审批,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沟通效率;教职员工预约信息化设备及信息技术支持,使信息资源分配和服务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等。
  ● 总结
  本研究以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现存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对学校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创新,构建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各系统的使用效果,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化发挥,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集综合化、智能化、便捷性于一体的智慧校园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应用效能,为学校教职工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以期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智慧校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金誉华.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0):73-76.
  [2]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35-39.
  [3]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09):88-91.
  [4]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75-80.
  作者简介:高琳,女,汉族,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6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