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图出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地图出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的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项目建设的内容,从文化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市场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建设需求,进而从软件、实施方法、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4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图 公共服务 数字化平台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a)-0004-03
  1 平台内涵
  建立地图出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以此为依托研发多领域的应用服务;建成多种用途、多类模板、多元符号的地图出版数字化平台,适应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多元化发展构建需要;建成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建成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应用,形成有效的运行服务机制,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地图出版及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是以地理信息数字化数据为基础,以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为目的的数字化平台及相关应用。具体而言,地图出版及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是指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软件和硬件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各种地理信息要素(如控制点、地貌、土地类型、居民地、水文、植被、交通运输、境界等)的数字信息文件进行专业化处理,建设适应地理信息产业和公共服务需要的平台及应用。
  2 建设需求分析
  2.1 文化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工作从传统测绘发展到数字化测绘,进而向信息化测绘迈进,无论在产品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地图的使用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模式走向个性,由平面向数字,全方位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公众需求,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方向和活力。
  地图出版是地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复合领域,它的发展是地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交融、共同繁荣的结果。测绘工作是地图出版的根基,但是作为文化商品,它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帮助。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地图产品才能摆脱单一的纸质地图、地球仪、立体地图的较为原始的出版形式,扩展到电子地图、网络地图、多媒体,甚至移动网络终端等多种领域,同时地图产品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产业体系的进步。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测绘工作比较重视“为政府、科研和教学单位提供测绘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但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地图出版则淋漓尽致地扮演着城市向导的角色,为公众、企业、单位提供各种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生产了大量的地图文化产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我们国家虽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更新,但由于诸多因素,大量的测绘成果还锁在库中,无法转换为文化产品投诸市场,为公众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而无论是纸质地图产品,还是电子导航地图和网络地图,都离不开地理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数据的编辑制作和维护更新是其核心竞争力,有效、方便、适用的传播产品是其生命力。而当前我国公开版地图的编制生产工艺还处在计算机辅助制图向数据库制图过渡的阶段,出版的地图产品缺乏统一规范,各类地图成图周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地图生产编制工艺已成为地图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品技术含量、创新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地理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政府、公众等对于地图出版文化商品使用越来越频繁,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在内容、形式、使用方法还是服务形式上都需要更新、更好、更便捷的地图出版文化产品。因此地图出版与公众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及应用建设是地理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需求。
  目前国内地理信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大部分是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取得的,这类数据缺乏精确的数学基础和投影参数,生产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因比例尺凑整和拉扯变形导致地圖的数学基础模糊。在GIS概念遍地开花的今天,国土、农业、交通、公安、环境等部门也生产了大量的空间数据。大量测绘数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因设计及数据标准上的不一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既有的地理信息数据,要么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应用,要么被束之高阁,无法进行数据的再利用和进一步增值,浪费了大量有效资源,亟待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
  (2)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资源存储、管理方式需求。
  数字化平台建设依托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裁切方便等优点,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提供按需个性服务,因此最终必将成为地图文化展示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技术主流。本项目通过研究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交换及更新模式的技术体系,对地图生产工艺流程重新整合,达到提升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于生产的手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数字化出版和提供快速公共服务。
  (3)数字化阅读的时代趋势要求。
  数字化阅读和使用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先进的地图出版数字化平台是时代趋势要求。数媒阅读进入了人们的各种生活,地图出版业必须适应时代,积极发展数字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与GPS相结合的手机地图,解决了人们出门关注的3w问题:“where我在哪里”、“what我附近有啥”和“where目的地在哪里”。数字化阅读,是新时代文化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新媒体的地图文化产品成为了决定测绘行业生死的关键。
  对于地图出版文化产品而言,简单的复制而没有艺术的创造,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进行全新的设计编制地图文化产品,为百姓提供符合当代潮流地图文化产品,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繁荣。   2.2 强烈的市场需求
  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将成为集聚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的基础平台,为政府决策、灾害防御、传统出版、网络访问、移动阅读、汽车导航等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本项目是成都地图出版社,完成文化企业转制后的积极面向市场化的先期项目。本项目的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信息产品。
  地图出版数字化平台及应用能够提高生产工艺、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的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拓宽地理信息产业体系,为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多品种、更好品质、更高品格的地理信息产品。
  (2)互联网地图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地理信息的服务方式向网络化电子产品为主导的服务转变,人们对网络电子地图服务和定制空间位置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不断加强地图数字出版技术的研究,研究适合公司发展的网络电子地图服务模式与盈利模式,打造独具特色、内容丰富、服务方式多样、能够吸引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的地图服务网站,并提供相关网络地图服务的应用开发。
  一个平台,多点应用,利用整合后的资源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服务,扩大社会影响。择机切入地图游戏领域,开发寓教于乐的系列地图动漫产品。
  (3)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及出版。
  汽车已经在中国家庭中逐渐普及,搭载GPS、电子地图的各类终端介质已经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市场容量增速很快。将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移植到其他介质上出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将通过我们的工作得到市场的检验。
  (4)web.2.0时代的产品增值。
  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建设完成,数据库的更新可与相应企业、单位进行良性互动,导航、餐饮、宾馆、酒店等单位经过授权后,可以自由调用相关地理信息服务资源,进行专题信息加载、增值服务功能开发,实现数据实时更新,从而大大节省地理信息采集更新维护所需的成本。出版社也将在地图电子出版产品中进行实时修改出版数据,达到数据与出版的及时互动,并且增加出版物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进一步增加了出版物的价值。
  (5)遥感影像产品。
  数字化平台搭建后可利用新的影像源数据开发新的地图产品,拓展影像数据新的发布平台与展示方法。
  (6)移动终端产品应用。
  中国即将步入5G时代,移动终端阅读成为势不可挡的阅读新媒介。在此趋势下,运用新建的数据库与电子公司进行合作,积极研发适宜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终端的产品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优势,在数字出版大潮中站住脚跟。
  2.3 旺盛的公共服务需求
  数字化办公已经是政府办公的主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十分需要准确、及时和丰富的地理信息。具体来说,以下几个领域对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的需求最大。
  (1)政务管理与服务。
  当前,从国家、省再到市州,俨然已将GIS作为数字城市和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继而编辑出适应不同需要的地图,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为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决策服务,而且有些政府部门还建立了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发布和为民服务的总平台。
  (2)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城市的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电信、自来水、道路交通、天然气管线、排污设施、电力设施等)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且这些设施具有明显地理参照特征点。借助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出版的各类专用地图,可完成对基础设施的网络分析、管理、汇总和统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公共安全与应急减灾。
  应用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出版各类防灾地图,可以帮助更有效地建立公共安全应急预测预警,加强应急减灾中的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及灾后重建工作,防御突发灾害事件,保护生命、财产及公共设施的安全。
  (4)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
  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矿产及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专用地图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加合理地规划、管理和利用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經济的快速发展和车辆、人口的增长要求交通运输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利用数据库可以解决庞大的交通地理数据,进行复杂的网络分析,通过地理可视化和数据的有效组织,可以对公共交通、公路、铁路、航空、港口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3 建设需求
  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包括基础网络建设、基础硬件采购升级、安全保障环境建设和机房建设等内容。
  3.2 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建设
  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群是平台建设的核心,通过对现有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公众电子地图数据库、政务地理信息数据库、公众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适宜地图出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的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群。
  3.3 数字化平台建设
  优化数据库群,建设数字化平台是项目的关键。根据地理信息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多源任务结构特点,平台建设符合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和公共服务所需求的数据管理、交换及更新模式的技术体系;具有满足科学和艺术多重标准的符号库群,实现地理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数据的按需提取、内容资源的按需重组。数字化平台实现对不同属性的各类资源快速整合,提高资源的精细度、集成度和规范化。
  3.4 数字化平台应用建设
  数字化平台应用建设是在数字化平台基础上研发满足不同需要的平台应用。包括应用软件研发、平台门户网站、共享数据管理系统、元数据与目录服务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发布系统、地理实体编码管理系统和运行维护系统等,以及一系列数据服务接口和功能服务接口组成,用于支撑平台涉及的各类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管理、交换、共享以及应用服务。   4 项目实施策略
  4.1 实施软件
  商用电子出版软件:通常的做法是将图形软件(如coreldraw)和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结合使用。其工艺流程:原圖扫描→图像处理→屏幕矢量化→矢量编辑与拼版→喷样检查→输出。图形软件平台及相关数据格式,注重地图的美观协调与出版功能,但不能兼顾地图建库。
  GIS类软件:如Arcinfo、Mapinfo、Geostar等,是用数据库来组织管理空间地物的查询、定位和分析,这类软件的数据在应用上没有从地图制图出版印刷这一目的出发,制图要素的美观化、符号化的表达有所欠缺,因此用GIS类软件出版地图既不合适也不划算。
  专业地图出版软件:如中国地质大学的MapGis、EzMap(山海易绘)等,此类软件最大程度兼顾了数据库的制图表达。但在前两种数据的对接过程中,数据转换比较繁琐,过程必然造成数据损失和冗余。
  4.2 实施方法
  为在生产中有效解决问题,项目研究如下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实施:基于专业地图出版软件的地图数据建库方法;研究图形数据的赋属性建库方法;研究图形插件借助数据库框架契入地图制图的方法。
  4.3 质量控制
  该项目流程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流程的规范化,进而确保地图出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项目的质量。并且在项目建设与应用中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出版、测绘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相关行业标准。
  4.4 组织管理
  本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负责本项目的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开展管理活动,指挥部下设总务部、财务部、人事部、研发部、技术部等部门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要严格遵循项目建设制度,落实项目主管责任制,健全和完善项目工程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合作公开招标和合同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建设中招标采购、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强化管理,遵循项目程序,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5 结语
  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及应用的建立是文化产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了适应数字化出版和高效公共服务需要而积极创新、不断开拓的结果。
  它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核心,通过基础数据、数字化平台及各种应用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要求。它具备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的数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有效平台。地理信息数据是信息时代下地理信息产业对外服务的直接模式,它是作为其他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就构成要素而言,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包含了数据、软件、环境等的集成配置,较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涵更为丰富;就数据内容而言,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提取了部分内容,又扩充了部分要素;就定位而言,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则是内容要求个性化、信息集成化的各类用户;就服务层次而言,地图出版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则提供了数据引用、共性功能直接使用、个性功能定制开发等多种层次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银虎,王琛.“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平台的商业模式探索[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6-40.
  [2] 马明明.互动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的新潮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3-154.
  [3] 王芳.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模式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3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