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录井实验班“录井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善勇 汪佳 夏思琪 印森林

  [摘 要] 录井工程教学实验班是长江大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下设置的特色班级。“录井技术与方法”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该课程在本科教学过程存在的教材理論性不强、课堂效率低、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系统分析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录井实验班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个改进措施,即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增加实验操作课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录井技术;石油与天然气;教学方法
   石油录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录井学科是由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电子与仪器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011年长江大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下设置了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并组建了录井技术与工程实验班,填补了国内在该专业设置方面的空白。“录井技术与方法”课程作为本专业最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被安排在“钻井工程”“录井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综合录井生产实习”等课程之后,目的是为了给该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根据实际教学状况看,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涵,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文针对课程在教材内容、课堂现状以及教学方法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资工(录井)实验班培养模式
  该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录井工程管理、资料解释评价、综合地质研究、录井仪器应用与研发等方面工作,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按“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其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采用“2+2”培养模式,根据实验班培养计划,前两年在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接受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后两年在荆州校区完成录井专业课学习、实验及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任务,期间在油田完成为期半年的生产实习。
   2.实践校企“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开展与油田的科研与教学合作,同油田单位联合制定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方案,油田负责学生现场实习及培训,学校根据油田技术需求和生产需要设定学生毕业设计方向和内容。
  二、“录井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特点
  实验班以培养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实验课程设置必须强调理论与工程的结合。对于“录井方法与技术”课程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课程属典型交叉学科。它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指导油田现场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因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讲解和分析。以工程录井为例,在讲解钻井过程中如何通过采集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智能预警的相关知识时,不仅涉及钻井工程、常规地质录井还涉及仪器原理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授课老师能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和讲解。
   2.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联系紧密,对学生理解和老师现场经验要求较高。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抽象、机理复杂、与现场联系紧密,如常规地质录井中关于岩心录井和岩屑录井的教学内容除涉及沉积岩石学和普通岩石学等理论知识外,还涉及现场具体的记录和分析方法,如果学生未参与过该项内容的实习工作,理解难度较大。
  三、“录井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学还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学生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讨论,教学热情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形成“老师厌讲,学生厌听”的恶性循环。因此,结合本课程专业特点,引入研讨式教学,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门方法学,相关方法和技术不断在更新,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保证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将本人从事的科研项目中涉及相关课程内容适当引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科寓于教,教辅于科”。
  3.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录井方法与技术”的课程内容是由各种各样的录井方法组成,实践操作性强,该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16学时为实验操作。课程将原来4组实验设置增加至现在的8组,目的是让学生广泛了解当前常用的录井技术,通过在亲身操作和仿真模拟,使学生对录井工程相关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这种“教—实”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践效果
  笔者在2018年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增加了业界前沿技术——非常规油气录井方法与技术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加入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良好的反馈。由于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结语
  资工(录井)实验班是长江大学秉承“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设置的特色班级,“录井方法与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引入研讨式教学理念,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采取优化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教学等措施,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恭洋,印森林,刘岩.录井学理论体系与录井技术发展方向探讨[J].录井工程,2016,27(04):5-11,91.
  [2]刘岩,陈恭洋,刘应忠,田永晶,谭超,印森林,冯伟,刘兆良,程乐利.录井学科分类体系探讨之“地球化学录井”分类体系[J].录井工程,2015,26(04):5-10,92.
  [3]印森林,陈恭洋,胡张明,郑丽君,刘岩,程乐利,田永晶.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教与学的探讨[J].石油教育,2015(05):8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6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