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叙事性表达的三重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年级是儿童发展叙事性表达能力的关键节点。进入中年级后,叙事性表达成为儿童有意识的行为,成为儿童精神生长的可视形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儿童在言语实践中建造实际意思、建筑深度意趣、建立多维意义,从而发展儿童的思维情智。
  【關键词】中年段儿童;叙事性表达;意思;意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9-0027-04
  【作者简介】符丹清,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一级教师,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语文骨干教师。
  叙事,是叙述事情,在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指书面的”。相对于叙事来说,叙事性表达不再局限于书面的形式,也包括口语叙述、绘图讲述等,在社会领域内还有空间概念的叙事性表达。语文教学可以将儿童叙事性表达这种无意识的碎片化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整合性的界定,探索儿童叙事性表达的价值所在,以期实现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丰盈。
  一、儿童叙事性表达的概念界定
  叙事,是对一个时间序列中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与状态的讲述。某些因素与组成叙事的语言信号组合,构成了叙述信号。简单说,叙事会呈现叙述行为、缘起及其目标。叙事性表达包含叙述内容和表达形式两个核心内容,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得表达具有叙事意义,产生叙事价值,达成叙事目标。在本文中,儿童是叙事性表达的能动者,需要追求其特定的叙事目标。首先,内容和形式的交互作用要产生明确清晰的叙述意思;其次,内容信号和形式信号的不同组合,以及儿童这个特殊的叙事性表达者,决定了叙述的意趣价值;另外,在叙事性表达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认知获得发展,与其生活、生命建立积极的意义。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进入学习应用表达体系的初始阶段,语言等各种元素信号处于初成型状态,不适宜确立主要表达载体;高年级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则处于具体向抽象转化的阶段,叙事性表达不再具有很大吸引力;而小学中年级是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具有实现叙事性言语实践价值最大化的可能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二学段目标中,具体鲜明、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在教学中,中年段儿童叙事性表达主要表现为叙事性口语交际、概述和讲述故事、习作叙事等几种形式。这几个学习形式都是以“事”为表达主体内容,其学习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叙事性口语交际更注重表达的对象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语言选择是否适宜;概述故事着力于训练儿童对关键要素的提炼;讲述故事则要求儿童能运用语言对“事”进行加工;习作叙事是侧重提升儿童运用书面语言进行叙事表达的能力。当然,它们的内在联系则更加紧密:首先,前者基本可以作为后者的基础;其次,语言的转化是这几个内容的中轴,不拘次序;第三,这几个内容组织成中年段儿童空间意义上的表达网络,包括了学校、家、文本。在这种关联的建立与完善中,儿童叙事性表达逐步达到表明意思、构建意趣和生成意义的三重意蕴。
  二、儿童叙事性表达的价值追问
  (一)叙事性表达成为儿童有意识的主动行为
  在中年段统编语文教材中,每一册教材中至少有三个故事单元——三上的童话单元、预测单元、美好品质单元;三下的寓言单元、想象单元、复述单元,四上的神话单元、叙事散文单元、历史故事单元;习作体系的编排更加明朗:三上教材中有“我来编童话”“续写故事”,第一次写一件完整的事“那次玩得真××”;三下教材的叙事习作聚焦想象,分别是看图画写作文、“奇妙的想象”“这样想象真有趣”;四上教材的“我和××过一天”“生活万花筒”“我的心儿怦怦跳”,基于儿童生活对叙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呈现了大量有体系有坡度的叙事性教学内容;在中年段儿童的作业中,也出现了“明确地复述、讲述、转述故事和事情”的要求。这种安排和练习,关注了中年段儿童叙事性表达的特点,将儿童有意识的表达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起来。
  (二)叙事性表达成为儿童精神生长的可视形式
  进入中年段后,儿童逐渐将自己的精神生长与事情产生丰富联系。认知世界时,中年段儿童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进行道德选择与判断;与人交往时,大部分儿童会将叙事作为主要手段:跟父母长辈分享校园生活中的事情,跟同学朋友交流有趣见闻和读物等;建构自我时,他们更倾向于用事情中的各种细节作出反应。事情和故事占据着中年段儿童的生活时空,在这些经历事情、体验故事的历程中,中年段儿童的精神生长得以实现,而且这种精神生长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的理解及其表达水平。从这个角度说,叙事性表达已经成为中年段儿童精神生长主要的可视化形式。
  (三)叙事性表达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7岁或8岁以后,当社会化思维开始形成时,自我中心的特征并不会突然消失。它们在儿童的知觉运算中消失,不过在更为抽象的纯粹言语思维领域里仍然具体地保持着。中年段儿童的思维发展,特别是言语思维的发展比较抽象,因此依赖于较为具象的自我;中年段儿童不再依赖大量直觉形象进行学习生活,所以“事”成为介乎两者之间的一个合适载体,语言成为儿童与自我交流、与他人交际的主要方式。儿童对事的积累、分类、表述、欣赏等行为,成为中年段儿童进行构建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中年段儿童叙事性表达追求“三重意”
  (一)立足“建造意思”
  1.落实“意思”清楚。在进行叙事性表达时,首先要将事的经过讲清楚,将意思准确表达出来。这个要求可以落实在复述事情(故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
  事情六要素可以成为儿童复述的支架。说说故事是统编语文教材三下《陶罐和铁罐》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引导时,可以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借助六要素引导儿童进行叙事性表达,可以让儿童掌握“说清楚什么”“怎么说清楚”的方法,通过练习、评价、修改、完善的过程,帮助儿童在叙事性表达时准确地建造意思。   2.促使“意思”丰满。讲清楚事情经过只是将意思表达的骨架建造成型,要想让叙事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则需要深入到故事中,去学习和运用一些生动鲜活的语言。
  在《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中,能够促使意思丰满的关键词句是其中的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为了帮助儿童将这个故事的意思表达得生动,可以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细节描写的关键词句,再和同学分享并摘录这些词句,然后运用关键词句把这个故事讲好听。由于中年段儿童的生活阅历有限,他们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还需要教材和阅读内容的支撑。所以,指导儿童发现、积累和运用阅读内容中的精美语言,有利于丰富儿童叙事性表达的意思。
  3.赋予“意思”创意。当儿童达到了把故事讲好听的表达水平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将自己的创意和生活经历投射到故事之中。但这种需求是隐性的,也是无意识的。在复述和倾听《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时,笔者先要求学生选择一两处情节,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添加细节描写。比如陶罐不理会铁罐后,铁罐会怎样表现;再比如铁罐发现自己的变化时,又会怎么表现,以此引导学生添加自己的创意,使故事讲解更富有创意和个性。
  (二)促成“建筑意趣”
  1.大胆到没有边际的想象。低年级儿童的兴趣多具有随意性、短暂性,有的只是一时兴起。而在进行叙事性表达时,中年段儿童不只欣赏一些浅表直观的乐趣,也开始通过想象去品鉴和创造乐趣。统编语文教材三下第五单元呈现了一组极富童趣的想象类文章,借鉴这组文章的特殊情境,笔者尝试在班级组织一次“吹牛皮大赛”,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表达灵感。
  想象的意趣来源于自由。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为儿童自由想象提供物理环境和心理氛围。儿童情动而辞发,全身心地投入自由想象,感知欣赏和发现创造童趣纯美,实现富有意趣的叙事与表达。
  2.隐身于夸张反常的合理。儿童叙事性表达的意趣来自奇特而自由的想象,但这种想象不等于胡说八道。真正能产生意趣的想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合理现象进行夸张处理。三下教材習作八“这样想象真有趣”中给出了具有指向性的习作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想象是在动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上进行的,这就是想象的合理性。
  为了帮助学生有方向、有深度地想象叙事,在儿童进行想象叙事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儿童通过理解想象的合理性,构建更加富有智慧的意趣。
  3.幻化成千姿百态的逻辑。在叙事性表达的内涵中,“事”作为言语实践的对象,承载着人和人、人和物、人和时间空间所发生的联系。在儿童想象叙事的过程中,这种联系具有其内在逻辑。三下教材第八单元安排了两篇富有对比意趣的文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熟读这两篇文章,分析其中的对比逻辑,可以设计叙事习作练习,想象编写故事。
  在想象叙事表达中,儿童通过对比、夸张等幻化手法,将人与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强调出来。引导儿童摸索这种被幻化的逻辑,去品味和创造这种由逻辑带来的意趣,就能产生具有审美价值的想象意趣。
  (三)追寻“建立意义”
  1.在叙事中投射生活和自我。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先生在其儿童文学批评专栏集《文心雕虎》中,曾专门说过日常生活的文学魅力:“在远离日常生活的魔幻作品中,其真正感人之处,往往仍与现实生活暗里相通。”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阅读和表达意义所在。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上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讲历史故事。在讲司马光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群儿戏于庭”的场面,以此回忆、讲述儿童自己玩耍游戏的趣事——通过口头语言描述指导学生从故事发现生活;引导学生想一想“众皆弃去”时,如果你也在现场会怎么办,借此突出司马光临危不乱的可贵品性,叙事性表达时,儿童则会无意识地投射日常生活和自我,教师需要把这种无意转化成有意有效,以建立叙事性表达的显性意义——在叙事性表达中投射日常生活,促成儿童自我成长。
  2.借叙事来实现成长和交际。大部分儿童热衷于由故事或事情所带来的停留在感官层面的乐趣,忽视其中富含的情感和思维价值。《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儿童文学的内容中,提到儿童文学创作存在“教育性”和“想象性”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不断变动”的情况。而从儿童叙事性表达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性”体现在言语实践产生的交流价值和成长意义。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上习作2“小小‘动物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家庭生活趣事,用事例写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将叙事任务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可以明朗叙事目的,使儿童的叙事表达产生交际意义,更能促进儿童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3.用叙事去实践思考和审美。儿童的叙事性表达富有独特的审美个性。故事的长短(长故事带给人传奇曲折感,短故事带给人明快感等)、故事的风格(童话产生优美纯真感,历史故事带来沉郁顿挫感,儿童故事会有活泼亲切感等)、故事的形式(类似情节反复的叙事形式产生生动而不啰唆的效果)是比较易于被中年段儿童感知和操作的审美内容。如三下教材习作5“奇妙的想象”,便是要求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刘绪源先生曾经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提及:“童趣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在其看不见的深处,正包含着我们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重现自己完整性的美好意愿。”在引导儿童叙事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儿童关注和创造属于故事(事情)本身的趣和美,也即对事本身(包括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审美创造。
  中年段是儿童发展叙事性表达能力的关键节点,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儿童在言语实践中建造实际意思、建筑深度意趣、建立多维意义,发展儿童的思维情智。
  【参考文献】
  [1]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注:本文获2019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0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