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破冰中职解剖学第一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破冰,本意是破除冰层,后被西方国家的培训机构引用,寓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或游戏环节等来消除“教”和“学”双方隔阂,调动学员学习热情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方式。这种方式能让学员迅速打破隔阂融入团队参与合作学习,达到短期内完成培训任务的效果。解剖学,是中职医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繁多复杂。综合该门课程特点、学情背景、教学空间和人际关系等因素进行分析,在该门课程开篇第一课中,存在着“课-生、生-生、师-生”三层冰障。现结合教学体会,对破冰中职解剖学第一课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中职人体解剖学第一课教学存在哪些冰
   在教学过程中,阻碍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思想交流,有碍于教学相长的所有因素都可以形成冰。笔者根据该门课程特点、学情分析、教学空间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结合教学经验,把存在于中职人体解剖学第一课教学中的冰障归纳成三层冰,分别是形成于课程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冰。
   二、中职解剖学第一课中三层冰障的成因剖析
   1.课-生之冰的成因
   学生对一门新课会充满好奇,同时又带着疑虑、担忧,担心课程太难。人体解剖学是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功能关系的课程,是一门形态学科学,有直观、专业性强,概念多、描述多等特点。由于人体的复杂性,本门课程内容繁多,需要发挥足够的空间想象力,用立体思维去解讀课本文字,联系图文和模型标本,才能理清整个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关系。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解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基于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宗教人文给“死亡”赋予的神秘色彩,对“人体解剖”有一定的恐惧和抵触。因此,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剖课时,课程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层冰障——“课-生之冰”。
   2.生-生之冰的成因
   按照传统教学空间的设计,进入解剖学第一课时,这些刚入学不久的学生会被安排在教室紧密排列的座位上,相邻的学生之间仍然处于彼此陌生的状态。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的研究发现,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2~2.1米,“安全距离”是指心理学上人与人之间在共处时感到安全和舒适的距离。这时候课堂上学生由于安全距离被硬性破坏,会产生紧张、不安而出现心理失衡,继而启动心理防御机制。
   另外,我国自1980年推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直至2016年1月1日才实施二胎生育新政策,故我校近年招收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成长缺少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缺少协作,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缺乏良性竞争,容易形成情感的“自我中心”。刚踏进中职校门的学生,身心正处于半成熟与未定型阶段,本身容易出现心理困扰,情绪不稳定。在适应新校园、新宿舍、新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易产生困惑、彷徨、失落、退缩甚至敌对等不良心理,随之迅速转入自我保护的状态。这时候,让一个个躲在心灵堡垒的学生共坐在同一个课堂上,就会产生刺猬效应。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因此,在中职解剖学第一课上,在本身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各异、性格特征多样性的同学生之间,产生了第二层冰——“生-生之冰”。
   3.师-生之冰的成因
   新课开篇,在教室里等待的学生会对新教师充满期待,但待新教师走上讲台,神秘面纱揭开后,学生又因传统观念迅速掉进生硬师生关系的怪圈中。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讲坛上高高在上的权威,由于不了解新教师,学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而教师也由于角色惯性,为打造权威形象,有意无意地与学生保持距离。
   其次,根据霍尔博士对人际关系中个体空间需求的研究,身处于传统教学空间中讲台上的教师与座位上听讲的学生之间的距离属于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的联系。这样就形成“教”和“学”双方之间无形的隔阂。
   因此,在年龄、人生阅历、社会地位以及文化背景多种差异影响的基础上,受传统观念和教学空间的束缚,师生关系中出现了第一课上的第三层冰——“师-生之冰”。
   三、三重破冰在中职解剖学第一课中的意义
   1.破课-生之冰,激发学习动机,是驱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人体解剖学是中职医学生入学后接触的首门医学基础课,为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才能充分认识人体的生理生化现象和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预后,判断人体的正常与病理状态,更好地学习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的方法与对策,不忘学医初心,在学医之路上砥砺前行,逐渐成长为医德医术兼优,爱心济世救人的医护人员。
   课堂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实体学习平台,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科目专业知识的目的。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充满好奇的同时带有疑虑。教师若能消除学生的疑虑,激发其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破除课-生之冰,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为治病救人学习知识技能的愿望,树立救死扶伤的志向,充分引发学习动机,便能达到教学目标。第一课上得怎么样,会为今后的课定下基调,故须破课-生之冰,让这股力量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持之以恒的动力,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2.破生-生之冰,培养合作精神,是帮助学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
   (1)破生-生之冰,促进学生成为共同奋斗的伙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友是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并获得更多知识。但在新课堂上,陌生的同学并排而坐,人与人的安全距离被破坏,会产生焦虑、局促不安、反应迟钝或者烦躁、易激惹、思考能力下降的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导致学生精力涣散,求知欲和主动性降低,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破生-生之冰,促进他们成为共同学习的伙伴。    (2)破生-生之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育人。只有帮助学生打破学习伙伴之间的冰,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自己。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的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破生-生之冰,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破生-生之冰,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是课堂的德育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处事技巧的人才。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医务工作者共同协作,能够促进同事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从友好协作的和谐关系中吸取力量,增强信心,为做好每一台手术、救治每一个病人而共同奋斗。相反,如果在医疗岗位上单枪匹马“唱”独角戏,孤军作战,不善于合作,甚至人与人之间互相拆台、牵制,个人的才能将无以发挥,无法适应新时代医疗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
   3.破师-生之冰,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在解剖学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看图谱,研究模型和标本,解剖尸体,了解人体形态结构,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教学效果好,必须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是两者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与学习模仿的多形式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内涵丰富的关系体系。良好师生关系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双方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人生价值、成长意义的具体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認为“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教学技能的提升,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需要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解剖学首课上,让挡在师生之间的冰障土崩瓦解,使学生对科任教师“一见钟情”,成为青少年学生在解剖学上的偶像,就能顺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远期教学效果。
   四、结论
   在中职解剖第一课上,破除学生在新环境里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所形成的“课-生、生-生、师-生”三层冰障,是突破解剖学教学的关键一步。我们可针对构成冰障的因素,寻找不同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例如:行业层面上,与视觉技术数字科技公司合作,让纸质课本与数字化投影、线上软件结合,通过教材优化,使课本更直观立体、形象生动,可破课-生之冰;学校层面上,创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空间,普及类似“数字人”等高科技教学辅助仪器的应用,提高先进性和趣味性,利于破三冰;个人层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以破师生之冰,当好学生解剖学习的引路人。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破冰中职解剖学第一课的意义深远,教师应进一步探索破冰的具体方法。
   责任编辑 何丽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4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