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多元构建策略探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对区域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在综合了解教情、学情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活力因子,为趣味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趣味课堂;多元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098-02
  區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教学最常用的形式。如何进行有效设计,使之成为幼儿教学的一大亮点,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对区域游戏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区域教学优势。教师应明确主题,投放材料,让幼儿根据自身认知实际和学习需求选择角落,决定操作的次数,进而提高综合能力。
   一、环境创设,桥接幼儿兴趣
   为了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准幼儿的兴趣点,明确活动主题。为幼儿的学习探索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产生积极主动尝试的欲求,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操作、实验、制作,这是区域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区域教学环境的布设不是随意的,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育目标性、装饰性、趣味性,这些都是环境创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色彩的明暗变化,吸引幼儿关注,点燃他们的探索热情。
   例如,在进行大班区域游戏“彩色玻璃瓶”时,为了给幼儿的视觉带来震撼,教师将制作好的成品彩色玻璃瓶呈现出来,让幼儿进行观看。幼儿虽然见过彩色玻璃瓶,但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玻璃瓶放在一起展示,所以观看热情极高,很快进入学习探索的状态中,对各种色彩进行判定和区分。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各种不同的色彩展示出来,刺激幼儿感官。在进行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利用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进行教学导入,不仅让幼儿对彩色玻璃瓶的制作有了很好的感知,而且触动了幼儿兴趣开关,顺利启动了他们的认知。
   媒体技术的融入是当前幼儿区域教学的重要趋势。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采用媒体技术营造氛围,给幼儿的学习探索提供良好平台。当教学设计契合了幼儿的兴趣点,知识学习自然变得简单起来。
   二、区域划分,理顺幼儿思维
   区域活动需要注重各种因素的合理运用,尤其要给幼儿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区域划分是重要的教学影响因子,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完成区域设置,给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这里的区域划分不是单纯指某一活动场所的划分,而是指学习内容和主题的划分。幼儿有自身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有限,对直观、简单的知识更感兴趣,这是区域划分、主题设置的现实依据。如果教师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幼儿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形成,则很难扭转。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区域主题学习活动。
   例如,开展区域活动“小巧手”时,教师首先从课程性质上进行界定。这节课是美劳类的区域游戏,旨在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进行积极观察和体验,发挥创造才能。在主题投放时,教师可给幼儿明确指引:“宝贝们都有一双小巧手,请大家跟着节拍一起动起来吧。”幼儿在教师的指引下拍手律动,并观察小手形状。幼儿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继续引导:“小手的作用非常大,你能用小手完成美术任务吗?”幼儿纷纷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区域划分形式是多元的,常见的有建构类、美劳类、益智类、角色类、表演类和运动类。这些区域教学类型给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幼儿在游戏参与中很快对学习主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感知。
   三、材料筛选,发展幼儿个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前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材料完成的。区域活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在材料选择和投放上,教师要精心准备,既要考虑幼儿整体的年龄特点,还要从个体差异性着手进行选择。首先,材料要尽可能丰富、多样,充满趣味性。这是区域游戏活动顺利推进的基础。教师应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需求自由选择。其次,材料投放时机也极其重要。不同的区域主题需要投放的材料不尽相同,投放材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材料投放时机,切实发挥材料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区域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是让幼儿了解房屋的基本构造,并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房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在准备阶段为幼儿挑选材料,如火柴棒、吹塑纸片、画笔、剪刀、线团等。面对各式各样的材料,幼儿十分兴奋,想要尽快投入到手工制作中。这时教师及时投放学习主题,给幼儿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根据教师提供的多元化材料,幼儿自由组合,发挥聪明才智,将普通材料的价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手工制作过程中,幼儿的思路得到延伸和拓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在幼儿探讨交流、明确了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后,教师把握时机投放材料,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游戏布设,升级幼儿认知
   陶行知先生认为:“游戏活动是最能解放儿童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将区域游戏贯穿于幼儿教学始终。在游戏布设时,教师要秉承“自主、自由”的原则。自主是指游戏活动必须契合幼儿的学习需要,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自由则是指当幼儿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必须充分放权,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完成知识学习,激发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动性。竞争性的游戏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幼儿潜能,教师不妨对幼儿进行小组划分,让幼儿在竞赛中感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进行“超市购物”的游戏时,教师给出游戏主题,让幼儿进行角色演绎:某地区一大型商场开业,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开业当天热闹的场景,并将其模拟演绎出来。幼儿可选择的角色比较多,在演绎中,很多幼儿进行合作,或组团扮演消费者,或组团扮演售货员。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之间难免要进行交际,幼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很好锻炼。在参与中,幼儿逐步认识到某些职业的价值,同时在游戏参与中感受到协作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点,从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扮演游戏切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不再是枯燥、单调的。教师还应给幼儿提供同伴学习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趣味化的竞赛游戏参与中,个性和天性得到表露,认知上升到更高层次,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为了提升幼儿教育效果,教师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从区域游戏着手进行积极有效尝试。创设优良学习环境,能够桥接幼儿兴趣爱好;区域划分,能够帮助幼儿理顺学习思维;材料筛选,对发展幼儿个性有积极帮助;游戏布设,能够夯实幼儿能力,升级他们的认知。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区域活动展开多元构建,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梁云霞.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9).
  [2]嘎拉并嘎.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1).
  [3]李霞.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
  [4]陈晓玲.运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J].甘肃教育,201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9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