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雷成耀 韦莹

  摘   要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体现了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导向。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施过程中,研学课程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模式、评价等方面衔接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探究和体验,从而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以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生活教育  中小学  研学旅行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破学校和课堂的局限,衔接校外教育,着力提升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对全国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以及督查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措施和要求。在《意见》颁发后的三年里,各地中小学学习、领会《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开展研学课程。但研学课程的开展过程往往陷入了“单纯的旅游”“纯粹的参观”或“另一种学习活动”等误区,而忽略了《意见》从政策层面上体现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导向。
  一、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生活化”的政策导向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学校及其主管部门通过一定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的综合性校外课程,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意见》还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作出了系统指导。在宏观层面,11部门指导意见对研学旅行课程作出了制度性统筹安排,包括从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目标、任务、原则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要求将中小学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师资队伍和研学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因地制宜地构建中小学研学课程,构建研学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等。在微观层面,11部门指导意见对中小学研学旅行作出了教育教学性的指导,在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设计上,要求中小学校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导向来确定研学主题。引导中小学学生从校园走进生活,以广泛的生活资源延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和增强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研学旅行方式上,11部门指导意见要求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下,中小学生以集中的形式住宿、活动和交往,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体验性学习。在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上,要求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1]。
  总之,11部门《意见》在研学课程的主题设计、课程模式和研学目标等方面都倡导一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倡导中小學生积极回归生活世界,以生活为课堂,在生活中探究、体验,在生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和提升素质。
  二、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关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2]。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生活教育最著名的莫过于陶行知先生了。他指出:“自有人类以来,便是人人过生活,人人受教育。自然而然的,生活是普及在人间,即是教育普及在人间。”[3]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契合了《意见》关于中小学研学课程的“生活化”导向,这种导向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课程最核心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依据的要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3]“生活即教育”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一方面,生活蕴含教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育起源于人类生活所需,“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3]。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寓于生活之中的,因此,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如今,我们在中小学课堂上所学习的书本知识,仅是传递了间接生活经验,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全貌,这就需要我们从课堂、从书本回到生活。我们丰富的生活无时不起着教育的作用,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另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3]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标、方式和内容,“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有目的的教育;过稀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稀里糊涂的教育”[3]。同时,教育能够改造人的生活,引导人们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引导人们正向前行。“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走。”[3]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是说“以社会为学校”。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是我们潜在的教育资源,“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3]。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的场所”[3]。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延伸到社会中去,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是相互贯通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并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既是一种生活法,也是一种教育法,是教育方法的具体化。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3]教、学、做是一件事情,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3],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教而不做不算教,学而不做不算学。只有在社会生活实际中去“做”,在“做”中去教与学,以行求知,才能取得“真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反对“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等旧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现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4]。中小学研学课程的开展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打破了学校不同科目之间的界限,为中小学生搭建起了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的平台。11部门指导意见所体现的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导向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既反映了研学旅行课程的丰富内涵,也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1.融合课堂知识,课程目标生活化
  课程目标是国家、社会对某一课程培养人才规格的需求,它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方向。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就是要让中小学生走进生活,探究生活和体验生活,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1]。因此,我们在确立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时,应注重中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丰富生活经验,融合课堂知识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课堂教学和生活教育相衔接的综合性课程,我们在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之前,要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和课堂知识基础等,根据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系统设计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走向生活,通过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在生活中开阔眼界,增长生活知识,丰富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和探究,将研学体验融合到各门课堂知识中去,加强相关科目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1],使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知识等有机融合在一起。
  (2)提升综合素质,学会生存生活
  我们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兼顾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仅拘泥于提升课堂所学知识,而要做到对学校教育的突破与超越,在研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研学课程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和需要出发,使之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追求,使学生在探究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1]。
  2.课程开放生成,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目标不但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方向,而且还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对潜在的研学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主题分类,并纳入到研学旅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
  (1)坚持因地制宜,课程开放生成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开发,首先要面向中小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地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1]其次要考量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基础,尽可能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性强的研学课程,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结合校情、生情,积极“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1]。
  (2)课程源于社会,以生活为中心
  中小学研学旅行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大千世界成为课堂,使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和资源,这些源自社会生活的学习材料,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对象,使中小学生能够“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1]。研学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延展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在研学过程中,使中小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的真实的体验。
  3.教学做合一,课程评价生活化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一门生活性特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宜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生活融入到“做”,在过程中进行评价。
  (1)在生活中教学,教学做合一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自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之中。教师在生活中教,利用学生的“身临其境”,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力和想象力,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双手和头脑,引导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观察、讨论、交流、思考,指导他们在“做”中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印证,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体会到课堂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同学合作探究自然和社会知识,把自己在“做”中所体验到的知识和老师讲授的内容结合起来,并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丰富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自己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生活能力。
  (2)在过程中评价,以体验为核心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研学的情况和研学的效果。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展现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从发展性的角度去评价,启迪学生的思維,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研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评价内容上,要以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课程教学中的体验为核心,评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体验、对研学课程与课堂知识融合的体验、对研学课程中师生关系的体验、个人与团体协作的体验等等,着重关注他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所获得的开拓视野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基一〔2016〕8号,2016.
  [2]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 方明.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材〔2017〕4号,2017.
  [作者:雷成耀(1971-),男,四川岳池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韦莹(1994-),女,河北清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0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