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永彬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要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一、加强诵读,回归文本
  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学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崇高目标。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的不同见解,那是扼杀“读者个性”的。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的阅读,鼓励个性的发挥。我认为:把课文肢解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前的教学理念就是突出文学知识,甚至把文体、作家、作品作为考试的重点,造成了学生只能用僵化的模式去简单的图解文学作品。而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认为是考试的节选的部分当成重点来大讲特讲,可以说是精而又精,但是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文章丧失了应有的整体的美感,阅读的过程也丧失了活力和魅力。因为毕竟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直接感受和个性化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既尊重作品的本来面目,又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强调个性化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学生只要用已有的经验去感受作品的情意,获得独特的体验,就能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甚至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特体验,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都是可贵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探讨质疑、拓展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质疑的方法,说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从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挖掘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问题。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我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闰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这些事反映了什么? “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感到稀奇新鲜?“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我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讨论,接着总结,最后是向大家汇报。讨论时,教师巡视,掌握讨论情况。座谈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相互促进。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性质疑、课中的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后的延伸性质疑,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从而获得新知。
  当然,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就我的体会而言,一是在学生质疑遇到困难时,需要点拨;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用设疑引疑的方法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之,质疑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创造想象、创新写作
  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更感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这种阅读悟性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想象为导向,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为此,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知识,语言表达、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提高;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如教《孔乙己》一文,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假设孔乙己没有死,他的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又或者孔乙己生活在现代社会,与孔乙己进行对话等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再创造。这样,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才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从而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诵读、质疑、创新写作几个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9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