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隋群策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是在重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和谐、强调师生思维碰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积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这种要体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现代教学理念的课堂,应采用怎样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值得我们探讨。
  
  一、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的本质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和谐课堂主要包括三维目标的和谐、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和谐、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气氛的和谐等等;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高效的讲解、学生高效的学习,高效课堂能使教师和学生获取最大的发展空间;思维对话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其本质是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
  
  二、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局限性
  1.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如教学目标设置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教材把握是否准确、教法运用是否灵活恰当、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态是否自然等,这些固然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方面,但仅此已远远不够。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在课堂中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得不够;对教师有没有指导学生采用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太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评价绝大多数是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常常忽视;特别是师生的交往、互动,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涉及得更少。
  2.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其评价更简单,主要是看其学习成绩。而对其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参与活动的程度、成功的体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则评价得很少。这样的评价机制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评判、分析、创新等能力的长效发展。
  
  (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针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的特点以及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局限性,我们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两个角度来探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学生的学习表现
  (1)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①自主学习: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利用各种工具查阅历史资料,增加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能否通过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有关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任务,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②合作学习:学生能否做到全程、全面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能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和情感交流中,相互尊重,关系平等、民主、和谐,并且通过倾听、交流历史知识,分享获得知识的乐趣,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性。
  ③探究学习:学生能否发现历史问题并且自主探究、建构主干知识体系;选择探究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代表性,难度如何;学生是否能通过多种途径,自主地收集历史资料并做出分析;学生能否正确评价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究的问题能否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在探究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能否产生思维对话。
  (2)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尤其重要的是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策略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等。
  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历史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信息资料搜集处理能力、分析理解历史资料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历史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借鉴、应用;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2.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的特点,增加了如下评价内容:
  (1)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要体现历史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思想要求;较好地把学科教学思想和基本要求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2)教师在课堂中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通过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各类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教师能否设计层次合理、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历史问题,并以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求异、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与学生的思维对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师是否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机智,正确处理备课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民主、和谐。
  (5)教师能否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搜集历史资料,制作历史课件,使现代教学手段确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基本操作熟练、规范,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浪费时间。
  (6)整个课堂和谐高效,通过全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较好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基本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历史课堂的教学评价,我们还在继续探索之中。这条路虽然很艰辛,但我们还是愿意尝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2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