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银环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实效性是课堂的生命,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永恒而又质朴的主题。在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科学的定位,又要灵活掌握,不断探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把握实效性语文课堂的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认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一堂品味课,让学生通过读、演、讨论等形式,品祖国语言文字的味,感受它的音韵美,在品味中受到情感文化方面的熏陶。其次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欣赏课,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手指等形式,欣赏语文带来的色彩美、节奏美,在欣赏中获得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
  二、解决语文课堂实效性的途径
  (一)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
  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务必做到五个字:乐、悟、钻、精、新。
  1.乐:教师要摆正心态,成为乐业型教师。2.悟:教师应不断的探索与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方面的悟性。3.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4.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5.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教学观念。
  (二)师生要做好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对教师来说就是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预习。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各自做好“预”的工作,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更高效。
  1.教师做好充分、科学的备课,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备教学目标,要求精准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每一篇课文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语文世界,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牢牢把握有助于形成能力的支点。科学的、有创造的设计尤为重要。(2)备教学教法,要求精致有趣。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对教材,心系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年龄特征、审美观点、个性差异,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3)备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实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考虑怎样在不断讲课中告诉学生识字方法、阅读程序、批点方法、背书窍门,分析步骤、写作门路等基本技能。鼓励他们独立钻研“阅读课文”,尝试分析课外读物、相互启发。教师课堂最成功、最有价值的地方,就体现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富有创造地进行学习。(4)备学生学情,要求真实准确。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贴近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要了解学生的原来知识。二要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三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适当的长远打算。四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做到心中有数。
  2.学生做好全面、有效的预习,应注意的几方面: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动机。教育启发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交给学生预习方法。最后教师要强化学生预习行为。
  (三)教师要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1)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正如有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于爱好。”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爱好,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2)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寻找机会,创造“展示”条件,让学生充分“表现”。如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展示自我、在质疑解惑中让学生展示自我、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3)整合设计问题。整合问题设计即适合学生的学情,把学生已懂或早无价值的问题删掉,所留下的必定是本课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在问题设计上做了“减法”实质在解决问题上是做了“加法”,且省时高效。
  所谓需求问题实际上就是本课时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本课时的中心问题,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成效就能显现。学生需求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
  一是解决预设的需求问题。教师依据课标教材要求和生情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所设计的这些问题必须体现下面特点:(1)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2)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的系列过程去解决,才能有理性的挑战。
  二是解决生成需求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学生在走进文本中探究而发现的新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教师预设中所忽视,也往往是学生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问题,而有价值的问题又是学生最需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面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并提出时,教师应认识到这是创新的萌芽。要好好呵护,绝不能不屑一顾,更不能泯灭。
  (4)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教师要把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取决于对语言的优化。”只有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才能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回响激荡,粘住每一颗求知的心灵。优化教学语言能更好地服务课堂、点缀课堂,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总之,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3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