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重音规则对英语句法的限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通过核心重音理论来解释英语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宾语位置关系,同时揭示了英语韵律和句法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提出韵律句法学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言输入和语言加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韵律句法学 核心重音规则 英语句法 语言习得
  一、引言
  1.韵律句法学
  韵律句法学是以韵律学为基础,以研究句法的学科。韵律音系学是研究重音或语言显著性的理论。它的创新特点在于在同一个短语中,一个语音单位的显著性取决于与之相关语音单位。韵律句法学在句法研究上采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通常韵律句法学在切分句子时会使用立体层级结构。
  2.核心重音规则
  核心重音是韵律句法学的核心。根据《后置介宾短语的韵律制约》(Feng,2003)的总结,目前核心重音有四种。本文采用第一种核心重音原则说明英语的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和动词小品词位置关系。核心重音原则具体内容为:任一对姊妹结点[N1 N2],若[N1 N2]P中P 为短语,那么N2较“重”(1977,Limberman & Prince)。根据此原则可以得出:句末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会被分配到重音。
  二、核心重音原则对句子结构的限制:重型名词短语移位
  重型名词短语移位是指在特定情况下,“重”的名词短语被放置在典型句子的右边。一般来说,动词和其宾语之间不能再放置副词。例如:(1) I love him deeply. (2) I love deeply him.句(1)是符合语法规则的,因为副词并未介入动词和宾语之间。然而句(2)就不符合句法要求,因为副词“deeply”介入了动词和宾语之间。
  但是,当宾语结构比较复杂,不论从结构上都“很重”,此时,宾语会被放置在动词之后,例如:(2)We need the people who are able to interpret historically, the issue of the day. 句(3)中动词 “interpret”的宾语是短语“the issue of the day”,副词“historically”显然比宾语短语轻,所以宾语放置在了副词的后面。传统句法规定,宾语不能与其动词分割开来,但是这种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现象与此规则冲突。 但是根据核心重音原则,这种特殊结构就能得到解释:最重要和最重的元素会被放置在句末。例如:(4)He threw the letter from the principal living abroad into the wastebasket.(5)He threw into the wastebasket the letter from the principal living abroad. 显然,句(5)更适合常规的表达方式。
  三、韵律句法学对语言习得的启示
  语言习得的输入是很重要的,儿童早期的语言习得的重音途径之一就是听觉。在目前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通过听力实验或者声波分析等实证研究,关注韵律或者韵律、句法对语言的判断、理解。例如,Kjelgaard 和Speer(1999)研究韵律对临时性句法关闭模糊性判断的促进和干涉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韵律音系表征决定最初分配给话语的句法结构。在二语习得考察中,Zubizarreta和Nava(2011)在考察西班牙学生学习英语时的语篇意义解码时,指出二语习得需要句法、意义、韵律的立体思考。由此看出韵律和句法的交互作用从实证和思辨性研究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证实, 说明韵律句法学对语言习得和理解有着一定的意义。目前,韵律句法学首先的应用主要是幼儿英语教学中,韵律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韵律句法学的综述分析,并具体使用英语中的核心重音原则分析了两类类英语句子结构: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和动词小品词位置关系,以此说明韵律对句法的限制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韵律的角度来探究句法不仅在句法学领域比较独特,而且在语言习得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References:
  [1]Cinque, G. (1993). A null theory of phrase and compound stress. Linguistic Inquiry 24, 239-297.
  [2]Feng, S. (2003). Prosodically constrained postverbal PPs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istics 6, 1085-1122.
  [3]Kjelgaard, M. M. & Speer, S. R. (1999). Prosodic facilitation and interference in the resolution of temporary syntactic closure ambiguit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0, 153–194.
  [4]Richards, J. C. (1995). Error analysis and second language strategies. Language sciences, 204-210.
  [5]Zubizarreta, M. L. & Nava, E. (2011). Encoding discourse-based meaning: Prosody vs. syntax.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ingua 121, 652–6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48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