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师生有效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仕娣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高效地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师生有效对话成为教学中最主要的形式,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师生之间有效对话,笔者在繁重和琐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获得一点心得与体会。现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师生有效对话的前提
  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为此笔者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真情对待学生,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公平公正,不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切实帮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师生关系亲密而融洽,为课堂师生有效对话铺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是师生有效对话的源泉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时,笔者先请学生回顾了上学期学过的《桃花源记》,在了解他的人生理想,品析他的语言风格之后,笔者再请学生理解诗歌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由于有效的暗示,唤醒了记忆中沉睡的经验,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愿”的含义:他向往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三、改换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师生有效对话的条件
  做什么事情,自主总比被动的效率高。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寻疑解疑答疑的效果,确实比老师在黑板上一味的填鸭式讲解好的多。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领下,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针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笔者巧妙的设计问题,课上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和方法,印象深刻,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在语文课堂上笔者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师生对话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受益。
  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抓住文中一句话“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进行理解。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1.“荒寒”一词如何解释?“寒”是“寒冷”的意思吗?联系“贫寒”一词让学生知道“寒”是“穷困”的意思。2.在如此荒凉穷困的岁月里一本书将带给作者哪些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呢?也就是说围绕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我的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课本吗?4.“人不能忘本”的“本”是什么意思?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文本,从课文内容的掌握到领会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师生对话深入而有层次性,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势是师生有效对话的关键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学生的各种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都是在特定的学习境遇中产生的。因而,如何促使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续的新鲜感,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势是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的关键。以下是笔者做的几点尝试:
  (一)上课形式的多样性
  再精彩的课堂教学,如果千篇一律都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每当上课之前,笔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笔者经常以朗读课,或是用多媒体课件,或是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师生有效对话设置良好的情境。
  (二)作文教法的灵活性
  有的老师说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除了专门作文课,笔者认为好的文本能为作文教学提供契机,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同样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通过《云南的歌会》人物外貌描写,笔者要求学生用工笔和写意两种方法写我们身边的人。通过《端午的鸭蛋》对汪曾祺语言特色的学习,笔者要求学生也用短句和朴素的“大白话”写文章。《俗世奇人》中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以及个性化的语言也给学生深刻的启示。由于作文训练灵活开放,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对话才能做到既有的放矢,又有广阔的空间。
  (三)综合性学习的多渠道性
  由于各种原因,综合性学习往往成为一般教师教学中的空白,但却是学生最期待最感兴趣的内容,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上网利弊谈”、“科海泛舟”等等。为了使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不再流于形式,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从书本、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多渠道选择和确定某个专题问题作为突破点,加大学生的参与度,通过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激发情趣。
  (四)学生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作业布置也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语文课堂师生对话取得决定性的效果,笔者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生字词抄写和记忆、重点语句的分析、片段赏析、全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把握等,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以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
  (五)教师评价的鼓励性
  具体说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对话与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说一些鼓励的话。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六)训练方式的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笔者认为只要能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就是有效课堂。为此笔者经常采取最简单的办法——比赛。从内容上朗读,默写,口语表达理解运用都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从形式上男女生比,小组比。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热情的参与,师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有效的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是师生有效对话的提升
  当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或者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都应该完成某一任务时,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交际能力的训练完成后,笔者便从完成的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学生的答案千变万化,要适时的和学生交流结果,以利于学生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能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技能,最大化的提升了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满园深浅色,和谐师生缘。”在实际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需要,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和他们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增加师生之间对话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在轻松愉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帮助和引导了各类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实现了新课程“为了每一位的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傅仕娣 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 239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459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