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芳

  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现在我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安静地听音乐,只有这样,他们审美想象的翅膀才能张开,音乐才能进入心灵,才能与心灵的体验浑然一体,审美体验才能有效果。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中心点是“听”,让多次的聆听引发孩子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走进课堂就开始享受音乐之旅的美妙。
  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怎么让孩子学会聆听?我摸索着前进,走过弯路。同样一首乐曲,在两个班级的欣赏,竟让我有冰火两重天的感受。至今想起来记忆犹新,感受深刻。
  感悟尴尬
  记得那是个春天,我在课间走过操场,看见操场边摆放的瓜叶菊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小蜜蜂嗡嗡叫着,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的耳畔仿佛奏响了柯萨科夫的那首世界名曲《野蜂飞舞》,心想这首乐曲短小风趣,很适合孩子们欣赏呢。
  课间,我就精心备课,那时我刚学会做Flash,热情很高涨,决定自己试着做一个乐曲Flash,演绎我对曲子的理解。我在网上找到好几幅春景图,画家用那空灵的笔端描绘出如梦如幻的春天景色。Flash制作很快就完成了,最后我把画面定格在这样一幅图画前:一湾碧泓,“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两只小鸭子在游水嬉戏,岸边桃花红得像火,粉得像霞,一群可爱的小蜜蜂在花间流连忘返,好一幅春意浪漫的图画。欣赏着自己制作的Flash,我暗自得意,音画结合,一定能引发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
  上课了,我直接打开多媒体,播放我制作的乐曲Flash,让欢快的音乐充盈在教室。
  “谁能说说你听完乐曲的感受?”
  “老师,我感到小鸭子们在游水时非常开心快乐。”
  “我感受到两只小鸭子在相亲相爱,非常友好。”
  好几个孩子的答案都围绕着那两只小鸭子。
  我哑然,我尴尬!
  课后我认真反思这节失败的欣赏课症结到底在哪里?
  我诠释的乐曲Flash留在孩子心中的只有那两只小鸭子。孩子们的思维被那两只小鸭子禁锢住了,而没有了想象力。我一厢情愿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我喜欢的图画诠释出来,试图使孩子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却适得其反,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细细琢磨,这段话其实我耳熟能详,但理解运用起来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打开《中国音乐教育》,一位同行的话让我看得触目惊心:“对学生想象力的扼杀,也是某种程度上对音乐的亵渎。音乐是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的艺术,若真的有一天音乐只剩下了‘看’,而失去了听的基本属性和功能,那将是音乐的悲哀。”
  天哪!我得赶快调整备课思路,不能成为“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刽子手”。在别的班欣赏此曲时,我一定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让美妙的音乐流入孩子的耳鼓,等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神韵时,我再把自己制作的乐曲Flash播放出来,让孩子们再欣赏一下老师感受的野蜂飞舞景色。
  柳暗花明
  在第二个班上课,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孩子们上欣赏课。他们可以趴在桌子上,可以闭上眼睛。我播放乐曲时,请他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个画面,或者一个小故事情景。
  我打开音频。简捷明快、急促的音乐响了起来,好几个孩子在随着音乐摇头晃脑,还有的在用手指打着节奏。
  听了两遍后,孩子们就进入了音乐的美好情境中,他们小手如林,急于分享。
  “老师,我觉得好像是猫和老鼠捉迷藏,小老鼠嗖地一下从五楼下水道里溜到一楼,正好掉在钢琴上,它得意洋洋,弹起了钢琴,从高音到低音,忽然想起老猫在捉它,就开始跑起来,慌里慌张的。”君楠抢着说。
  “好!想象力丰富。”我微笑着送小楠一支棒棒歌。
  “两只鸭子在玩,一只鸭子在前面跑,一只在后面追。前面的鸭子被一个小石头绊倒了,后面的小鸭子刹不住车,一头撞在树上了,疼得直扇翅膀。”
  机灵的雨涵也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很有趣哟。
  淘气的小然小手举得高高,人站了起来,“我觉得好像是超人变成小鸟在天上飞,快乐地飞!”看来小男孩对超人情有独钟。
  天歌的想象更丰富:“春天来到了,一只熊从冬眠中醒来,它好饿呀!想吃蜂蜜,趁着小蜜蜂们出去采蜜,就偷偷跑到蜂房,用大熊掌去捅蜂窝,结果没有想到里面还有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叫着,齐心协力蛰小熊,小熊抱头鼠窜,很狼狈。”
  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大家一起送给天歌一支棒棒歌,天歌骄傲地坐下了。
  “小鱼正在觅食。一条大鲨鱼来了,扑向小鱼。小鱼吓了一跳,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大鲨鱼跟着小鱼游,把大鲨鱼转晕了,撞到礁石上,撞得晕头转向了。”
  意敏的描绘也是妙趣横生,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听着孩子们充盈着童趣的描述,我都不忍心告诉他们曲子的真名了。而且我的乐曲Flash,亦无需展示了。我知道若一味展示,纯属画蛇添足了。其实这些辅助的“道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从中享受到了音乐,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我唯有感叹孩子的童话情愫是天生的,老师若给他们一片土地,他们会长成一片童话的森林。童话是源自孩子灵魂深处的歌唱,是孩子对自然的心灵絮语。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野蜂飞舞》。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童话小说改编而成的音乐剧中的一个片段。由于生动有趣,所以经常被当作音乐会的独奏曲目。原曲谱上记有这样的文字:‘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在天鹅四周,盘旋飞舞。’”
  我给孩子们揭开了谜底。让他们再欣赏一遍乐曲时,有些小淘气就用手当针在“蛰刺”别人。教室里有些乱。
  等他们安静下来,我接着抛出一个问号:“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当大名鼎鼎的纽约爱乐乐团演奏此曲时,你们猜指挥的手里舞动的是什么?”
  “指挥棒呀!”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我笑着摇头,然后神秘地告诉他们:
  “大指挥家舞动的是——一只苍蝇拍!”
  “哈哈!哈哈!”孩子们大笑起来,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接着说道:“你们看,大指挥家明明知道是《野蜂飞舞》,他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理解为苍蝇飞舞。所以以后我们欣赏时,就要像这节课一样,任由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融入音乐中,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到音乐。”
  一首描绘具体事物的可视性很强的标题音乐,就因为我没有事先告诉孩子们标题,没有给他们看画面,而任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就给了我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情节,而且很有味道,很符合音乐的音律。这给我启示,任何有标题或无标题的音乐,我们的理解和思维都不要因太过局限,而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框住他们的思维。
  静纳百川
  经过了这样两节效果迥异的课堂,我对比着思考了很多。音乐欣赏课该如何上?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静静地聆听,“静能生慧,静纳百川”,静静地欣赏,孩子的心门就会打开,美妙的音乐就会走进孩子的心里来。而且我越来越发现,最美好的音乐欣赏就是和孩子们一起静静地聆听——他们的感悟会让成年的我惊喜不已,他们简单而纯真的想法会让我更加纯净,他们从音乐中感受的喜怒哀乐会让我的心海泛起阵阵涟漪,心灵的田野里,心花儿静悄悄地绽放。
  我庆幸自己能幸福地畅游在童心的世界里,和孩子们一起欣赏音乐。这样不仅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还是自己人文修养的积淀,都将如春雨点点入土,润物无声。
  等他们长大了,再听这样的曲子,也许会记得小时候在音乐课上听过。毕竟这样的曲子,曾经在他们的心里,留下深深或浅浅的印记。
  这真是一份最美丽的成长礼物。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49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