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茂波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因离婚、犯罪以及交通事故等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了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家庭。
  [关键词]特殊家庭 学校教育 对策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教师、班干部等都是学生成长中直接的、重要的教育者和引导着。因此。在教育、培养特殊家庭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为特殊家庭学生创造温暖的环境和爱的氛围,在思想上、学习上及生活上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以激起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真正把他们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正品”。
  第一,要用真诚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无私的爱心倾注给全体学生。在班级,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特殊家庭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有情人,还要做一个知情人。胸中要时时刻刻想着他们、服务于他们,他们哪里需要班主任,那里就有班主任的身影。对他们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善、喜与悲,不仅要记在心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要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查漏补缺。当他们稍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不断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班主任以真诚的情感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一定会收到他们的尊重和爱戴,他们就会亲近班主任。把班主任当做可以信赖的人,乐意与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学习、谈生活。这样就有利于他们记在摆脱心里的阴影,勇敢地去接受各种挑战。
  第二,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而言,他们受到的压力很大,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发泄出来;他们性格孤僻,更需要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把他们融合到集体当中去;他们自卑,更需要老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因此,在班级开展的各种比赛以及班、团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老师要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于他们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并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或点滴进步。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三。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弥补家庭在这方面的疏漏。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心灵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呵护。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有母亲般的慈爱,对他们的生活,大到家庭的生活状况,小到吃饭穿衣,班主任都应一点一滴关心到。在这类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境比较困难,班主任要尽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向学校申请免除学杂费和贫困生补助,动员班级学生为他们献爱心,生日时给他们送上一点礼物等。所有这些都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学校在关心他们,老师同学在关心他们,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实践表明,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会投桃报李,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第四,要宽容理解他们,在教育策略上坚持循序善诱的原则。宽容理解他们就是对他们不求全责备。在一定范围内,不怕他们犯错误,应捕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示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如果轻易认定某个学生已是无可救药,那么他就会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相反,如果认为某个学生是块璞玉,尽管他身上有某些缺点,那么班主任的宽容会让他自责、自律,逐渐变成一块璧玉。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作为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懂得学生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学校,要更多给他们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尤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他们在转变过程中犯错误,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树立信心,以理智的方式指导他们,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五,要组织先进模范教师结对帮教,积极转化特殊学生。每学期初,班主任确定需要帮助的特殊学生,由学校联系结对教师,双方签订帮助协议。先进模范教师用自己的优秀形象,和蔼、耐心的教育态度,良好的心理辅导方法,与特殊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思想交流和家访。用实际行动帮助特殊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学习上的难题和思想上的障碍。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信心,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去除自卑、懒散、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力量的参与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观念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联合教育的力量,使特殊家庭学生在全社会的关心下顺利成长。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联合社会、家庭教育,为特殊家庭学生的成长创造温暖、和谐和充满爱的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殊家庭学生就一定会平安、健康的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