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指出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性,家庭农场相较于传统经营模式更有优势,其中包括效率与经济。本文首先讲述了对家庭农场的认识,从内涵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机遇进行论述。同时介绍了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分析“互联网+”的模式下家庭农场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几点完善家庭农场的建议,并从金融扶持角度做了述评和研究展望,为家庭农场今后的研究指出方向。
  关键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02.004
  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机遇
  1.1家庭农场的内涵与快速发展原因
  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官方文件已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所谓家庭农场,就是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与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种养的农户企业”(房慧玲,1997)。“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专业化和经营化发展方向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岳正华,2013)。“家庭农场应是指经营的规模比较大、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的组织形式”(杜志雄,2014)。“现在,家庭农场的主要成员是仍然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党国英,2013)。
  这些定义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总结起来我国家庭农场有以下三个特点:农户是最主要的,为家庭农场的形成提供了主体;适度经营是家庭农场经营的主要方式;家庭农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以实现最大价值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家庭农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家庭农场相较于传统经营模式更有优势,其中包括效率和经济。传统的经营模式,不仅规模较小,而且青壮年劳动者多数外出打工,务农则由妇女或者老年劳动者完成,很多家庭已经不再重视耕种的收入,兼业现象较多。而家庭农场对传统的农业升级改造后,不仅青壮年参加了农业劳动,有组织的生产模式使农场的生产更有效率,而且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科技水平、收入水平也高于传统农业。
  二是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快,符合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型,符合党的十九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经济工作重点。一是随着家庭农场的逐渐发展,会吸引大批会生产、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投入到家庭农场中。而传统农业普通农户且文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水平、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都不高;二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土地的流转提供了便利,生产规模的扩大往往会伴随科学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加强会使效率和经济发展更快,从而形成新的循环经济。
  1.2家庭农场的机遇
  家庭农场不仅促进了农业向更接近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例如集约化与规模化,而且还为农民减少了风险。
  中央对家庭农场的实施高度重视,从2013年发布的文件中即可看出。传统农业的生产者担心个人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但是转为家庭农场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使得农业的效率和经济同时增长。中央的积极引导,体现我国对家庭农场的重视、信心和决心,同时中央对家庭农场实行了政策支持,扶持力度明显提高,这都为传统农场转向家庭农场提供了物质基础。
  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也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家庭农场的注册、扶持、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例如,优先家庭农场的农业开放、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粮食建设、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补贴、优先为家庭农场农场主提供技能培训、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等。政策下达后,越来越多的农户申请注册家庭农场。各级政府的支持,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保障。
  利润最大化的趋势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家庭农场由于实行集约化和规模化,利润会高于傳统农业很多。另外,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逐年增加,农民工的“离农”意愿相对强烈,土地承包权退出的意愿也更强烈,这加快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增加,也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2.1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尽管“家庭农场”这个概念2008年才被国家提出,但在黑龙江、吉林、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早已经开始了类似的经营方式。据统计,我国33个农村试点已经有了6670多个家庭农场。近年来,我国的家庭农场出现了新的特征。
  一是各个地区的家庭农场经营品种在逐渐增加,经营规模也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地域差异尤为明显,气候也不同。所以各地区的经营差距较大是可以理解的,东南部的沿海城市经营规模可能不到一公顷,而黑龙江的经营规模可达到几十到几百公顷。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也从粮食到蔬菜瓜果,应有尽有。
  二是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南北部发展不均匀。我国计划经济发展速度快,使各个地区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底子不同,发展速度也随之不同。
  三是市场的竞争逐渐增强。由于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较快,适度规模经营下,秉承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了土地转让的速度。有些家庭农场更是互相联合、互惠互利,共同抵抗外部的竞争,从而使竞争力更大。   2.2家庭农场面临的挑战
  2.2.1资金缺乏 这是限制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家庭农场都存在资金周转问题。一是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一直不多,而家庭农场的数量相对较多,所以国家的政策不能保证所有家庭农场资金的运用;二是农民借款难,由于农民不能提供一定的物质抵,则金融机构就不对其放款,导致了家庭农场的资金链断裂;三是地租、人工费的不断上涨,化肥、农药的投资逐年增加,也造成了资金缺乏。
  2.2.2土地所有权模糊,家庭农场的承包落实不到位 目前,多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不明确,部分农民认为土地归属国家,部分农民认为土地归属集体所有,这导致承包出现问题,限制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2.2.3农业社会服务滞后限制家庭农场的发展 家庭农场要坚持多元化,服务的质量应当提升。从事专业农业服务的机构,应当构建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综合服务和专项服务相协调的系统。目前,我国的农业服务水平较低、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家庭农场的需求。
  2.3“互联网+”下的家庭农场
  2.3.1用互联网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很多家庭不愿进行土地流转,担心流转出的土地不能收回来。还有很多人不明白土地流转是到期可收回的,所以需要一个平台让农民了解。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才能使家庭农场可以顺利发展。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远不止于普及信息。交易平台可以使流转土地的双方知道买方和卖方的需求,为交易提供渠道,买卖双方可以在平台上找到对方,并且在网络上完成支付。一般待流转土地一方多为在外打工的人员,而流转双方的交流通过网络更为合适,在平台上也可以实现签约、付款等步骤,无论双方距离多远,都可以完成交易,后期的维护工作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最重要的是,互联网可以通过监控自动找到流转土地的双方,在合同即将到期时,提醒双方继续签约,保持交易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家庭农场的效率。
  2.3.2用互联网构建融资平台 互联网可以通过筛选评价,为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者找到合适的投资者。另外,互联网企业有很多公司可以发放贷款,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便利,且相比于银行更方便。一是审核较宽松,银行的监管系统较严格,放款额度低,审核时间慢。而互联网企业之间竞争较大,系统完善,工作速度较银行更快;二是互联网企业识别客户信息的能力较强,可以较快识别出需要贷款的农户,主动营销;三是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多样,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且运营成本较低,运营机制更灵活。互联网系统可以对客户进行识别,为农户评估风险,且其监管和银行一样严格,对农户进行扶持更高效。
  2.3.3用互联网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目前,我国的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年轻的一代很多都是义务教育完成后就回家务农,而较年长的一代文化程度可能更低。家庭农场的专业性比其他形式的农场更高,需要技术和理论的支持。家庭农场需要从设计产品时就严谨,防止出现大的纰漏而影响收益。从设计产品之后的生产到营销都需要很精细的计划,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学习。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制度刚起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相关专业的人才还不多。家庭农场的组织者也可在互联网中寻找管理和运营的人才,虽然他们对家庭农场并不熟悉,但随着深入的学习,加上国家培养,会有很大的进步,最终胜任家庭农场的工作。
  2.3.4完善互联网的硬件条件 家庭农场使用网络,需要当地有使用网络的条件。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没有网络或者信号差的问题,这使得互联网应用有一定的难度。没有网络的地区,企业或者投资者会因为并不了解农户而减少投资。所以,各地政府要采取政策,将网络普及,为招商引资做准备。
  2.3.5用互联网的其他行业与家庭农场结合 通过分析中央的文件可以发现,家庭农场将成为未来农业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尤为重要。家庭农场需要互联网的功能为其服务,例如,大数据分析,分析一个项目就可能对家庭农场的建设起到巨大作用。互联网企业,对于家庭农场来说是值得注意的。互联网不仅对投资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工业、农业、手工业也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从互联网的介入,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网上订机票,预定酒店,甚至互联网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为客户制定旅游攻略。如果将互联网引入家庭农场,它依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农闲时可以将家庭农场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为附近城市的居民提供3日左右的乡下游,参观农场、篝火晚会等,不仅使家庭农场在闲时发挥自身的益处,而且也为家庭农场带来机遇。家庭农场的旅游网上点击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增加一当投资项目等,这更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解决对策
  3.1确定土地权问题
  家庭农场可以保护农民的权益,继续维持农业为主要生产集合的形式。这不仅对农业完成现代化的转变有重要意义,还促进了城镇化的形成,而且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也得到了合理解决。我国采取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决农村人口过多问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产生,保证了农民的利益,维护了其生存的权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权分为三种:所有权、承包权以及经营权。而村集体拥有土地的永久所有权,而经济的组织者享有土地的承包权,农民也享有土地的承包权,另外,需要讓农民知道,他们可以享受土地承包的继承权,也可以将土地租给其他人耕种,可以将土地转让给他人,也可以将其作为抵押物。而农民享有的经营权,会随着拥有者的变更而变更。一般来说,土地的出资金归出租方所有,国家下拨的各项补贴归经营者所有。村级的管理者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不仅要帮助管理土地的租赁等,还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农民做好土地经营工作,流转土地的咨询也做好相应准备。
  3.2为家庭农场培养人才
  家庭农场的效率较高,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家庭农场经营的最终目的。我国的传统经营方式是以留守的老年或妇女为主要劳动力,而青壮年多数都外出打工,相反,家庭农场通过对传统家庭的经营基础进行升级,近来的种粮大户体现出文化程度、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特征,具有示范作用。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需要先进的方法,对农场主的文化素质也有很高要求。所以,要重视对家庭农场成员的培训。我国政府已经发布过通知,在公共财政支出中,设立了家庭农场成员培训的专项资金,亦称专项基金,由政府出资,通过各大高校、科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农场主的基础知识,对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着重进行培训,使农业也可以跟上新时代的发展,转化为农业的生产效率,在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中抵御市场风险,发挥自己的效用。这样来说,我国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策略是有较好成果的,可以为市场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农场主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會掌握文化与技术,实现农场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3.3金融扶持家庭农场,解决资金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设备需要不断改造与创新,才能促进农业进步。而资金的缺少,使很多家庭的农业发展都遇到了瓶颈,所以,必须加强我国的金融扶持政策。一是不可以改变家庭农场的资金用途,不可以和其他资金捆绑使用,务必将农业资金投入农业建设中,且使得资金大幅度倾向家庭农场。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中,适当节约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二是依据美国的经验,对贫困家庭发放免息贷款,损失由政府承担,且建议其实现免息,对周期型产品实行低息的政策。这样可降低一些家庭的后顾之忧,可以在投资时减少畏手畏脚的作风;三是减少家庭农场经营的税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3.4优化家庭农场的社会服务体系
  解决社会服务无人应答的问题,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家庭农场社会服务相比于其他国家存在滞后现象,政府要作出相关调整,提高与家庭农场相关的服务水平,为家庭农场的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是以市级为单位,通过电视台扩散,或者建立后台的公众号,把与家庭农场相关的信息以文章的形式扩散出去;二是可以政府为主要单位,对家庭农场的社会服务提供劳务,争取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得到实行。
  3.5因地制宜,适度经营
  我国南北土地面积差异大,东西部环境差异也大,所以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要考察人口等因素,还要看其是否符合当地的各个因素。这需要考量的是家庭农场规模的大小。规模过小,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造成亏损;规模过大,可能造成人手不足、不能实现最大效用。因此,种植的粮食要因南北方而不同,南方水稻一年三熟,北方一年一熟,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其中。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就会收到很好的成效,从而被自然善待。
  4 从金融扶持角度进行述评与研究展望
  目前,农村金融一直在大力发展,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了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关家庭农场方面的金融扶持研究较多,但是从理论的深度、研究的广度,都需要逐渐摸索,进一步拓展。涉及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与应对:
  一是从金融扶持的角度观察家庭农场的信贷意愿。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研究多数是对某个具体地区的家庭农场进行数据调查,但是很少有对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农场信贷意愿进行调查,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并出台相关政策,也不利于把握农村家庭农场的金融发展力度。
  二是我国对家庭农场信贷扶持有哪些政策支持,如何根据国家的政策支持得到资金支持,这些对发展家庭农场都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关于家庭农场的文献中,大多是关于数据统计下的融资现状、总结家庭农场发展的困难、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相关措施和改进意见等,对于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有限。
  三是利用P2P进行融资。虽然目前运营成本较低,运营机制更灵活,但是互联网融资对于整个农业的生产都有限,对于家庭农场的支持迫在眉睫。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金融在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在于如何让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家庭农场,而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渠道融资、如何评估金融风险、判断P2P的合规问题研究较少,这都是未来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来.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01):43-48.
  [2]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状态与政策支持:参照国际经验[J].中国与全球化,2014(06):39-51.
  [3]万宝瑞. 我国农村又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互联网+三农”调研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08):4-7.
  [4]王孝莹.“互联网+”背景下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策略[J].经济纵横,2016(09):88-91.
  [5]钱克明,彭廷军. 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6(06):4-7.
  [6]王建华,杨晨晨,徐玲玲.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驱动、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苏南363个家庭农场的现实考察[J].农村经济,2016(03):21-26.
  [7]房慧玲.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J].南方农村,1999(02):19-20.
  [8]岳正华.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420-424.
  [9]杨杰.英国农业革命与家庭农场的崛起[J].世界历史,1993(05):2-11.
  [10]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眼中的荷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4):11-20.
  [11]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34-43.
  [12]党国英.家庭农场应避免急于求成[N].人民日报,2013-02-19:5.
  作者简介:顾小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