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信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秦序 于东超

  摘 要:什么是信仰?古语的典故是: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现代汉语的解释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针。
  关键词:哲学;信仰;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46-02
  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有一样的信仰,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
  一、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
  (一)从认识论角度
  信仰中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信仰主体通过对信仰客体的考察、了解形成了对客体的初步印象,经过综合各种知识加深对客体的理解,从中总结出某种观念或理论,而这种认识无论是正确的亦或错误的、实证的亦或猜测的、合理的亦或悖理的,都将造成一种信仰心态,决定性地影响着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所持的态度。情感是信仰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多样化心理反应,它一方面成为信仰的动力因素发挥着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信仰的样式因素建构着信仰的框架、模型。意志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信仰:第一,作为保持因素能使信仰心态保持稳定,不仅规范人的认知活动,使之沿着一种有益于巩固和强化信仰的认知定向来进行,而且通过信仰主体的内在自制力和来自共同信仰群体及强大权威的他制力规范人的感情。第二,作为外化性因素,是促使信仰心态由主观领域或向行动和实践领域转化的因素,正是由于它的作用,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心理的状态,而且是一种信仰的行动。无论感觉思维的生理器官,认识发生的外在环境,还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规则都具有与人自身一样有限性。就现实直接的感觉而言,每个人的感觉内容千差万别,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才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调和它们而达成共识。感觉与实在的关系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实在的究竟是什么?著名的贝克莱主教只承认我们自身的心灵及其观念、情感、意志的实在性,外界事物的存在只在心灵的感知本身,而上帝的心灵最后又保证了事物在人心中存在的真实性。罗素批评说这是一种露骨的虚妄,毕竟贝克莱也没有圆满地解释人心之外的上帝存在的确实性;莱布尼茨认为是原始灵魂即精神性的单子的集合,物理学又“科学地”解释为是一堆数量极其庞大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的聚合,而哲学谨慎的思索也认为现象与感觉背后并没有什么确实存在着。现象与实在,感觉与客体,这根本没有人说得圆满,也没有确定的答案。罗素尽管赞扬贝克莱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感觉主义的自我合理性,但也驳斥了他“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观念,罗素认为贝克莱混淆被感觉对象和感知作用,感觉观念,“便把存在于心灵之内这个命题转化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观念了,也就是转化成凭借我们的认知行为而知道的事物本身了”。由此可见,信仰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性和实在性。
  (二)从实践的角度
  信仰的实践基础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个体实践和人类交往实践。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信仰,事出有因、信成有故,对因、故的探求就是认清信仰的形成过程。人类的信仰往往要通过现实实践来证明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现实性。有时通过个体实践即以个人自身的经验和实践结果来对信仰提供证明。这种个体实践证明的方式在宗教中最广泛地存在和使用着,如信徒传教过程往往采用这种以自身为见证的证明方式。这种证明虽然有狭隘的个体经验性质,缺少理论和社会实践深度,处于信仰证明的浅层次上,但亲身经历有一种神秘的直观性,远比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直接,这种传播大多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在对传播者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会增加对信仰客体的可信度。与个体实践相比,群体实践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力量,也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个体实践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的方面,还有参加一些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体验。个人信仰会受到社会大环境交往人群的影响,产生变化。其次是信仰对人们今后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它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并且信仰可以调节人的行为,锁定人努力的方向,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信仰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把信仰运用于实践,也随之成为人的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从自身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能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探索和揭示科学真理,创新和发展思想文化,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科学的价值观,能够为我们判断是非、分清曲直、明辨善恶提供基本价值尺度。
  二、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一)理论联系实际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因为空洞的理论是无法说服群众和赢得群众的。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自身生活的提高中感悟理论的正确性,增进大众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让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是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一种标准的规则,让这门科学深入人心并被信服从而在心中升华为一种信仰。
  (二)由个性到共性的认同
  每个人的经验是私人独有的,这是认识中呈现的个人性,从此,在理论上我们无法推论信仰会统一,更无法强求信仰的一致。但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人们总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作为人类总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总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时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总需要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一种统一各民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一种集中的、能为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政治观点,一种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政治理想,这就是信仰的社会性。信仰从表面上看是主体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一种信仰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内在标准,成为衡量自身或他人行为道德性的伦理尺度,成为未来社会走向的政治原则。故此,社会成员的信仰指向,无论对个人的一生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个性到共性的认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信仰的必要途径。
  (三)信仰也要与时俱进
  事事有矛盾,信仰也不例外,毕竟我们的认识是有限度的,信仰中也存在矛盾,那么对信仰理论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说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要体现时代性,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才能有效增强,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和深入并与时代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人生信仰是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目的和结果,理论创新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而且也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三、总结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他们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由此可见,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更加会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肖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许庆朴,郑祥福.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