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复习的点线面立体建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艾平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2-0042-02
  
  复习阶段,习题是教学的主要载体。精心设计弹性练习是高效复习的前提。我们要跳出书本,精心提炼复习内容的点、线、面,做到从点上切入,线上突破,面上整合,让习题充满张力,引领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一、竖成串,构建知识的纵向链结
  设计练习,我们可以从“面”上把握,按“块”复习,让学生宏观掌握整册教材知识的树形图。即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四大领域逐一突破。
  第一,巧用问题串,涵盖知识点。复习时,我们可以与学生合作,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将复习的主要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出来,涵盖某个学习版块的全部知识点,使学生在练习的同时对这一板块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
  【案例1】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与表面积
  课件出示:一根圆柱体木料,截面周长是12.56分米,长2米。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的同桌口答出算式。
  经过学生思考与汇报,我们罗列出以下问题:
  1.这根木料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
  2.如果把这根木料外面全部涂上白漆,涂漆部分是多少平方分米?
  3.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如果把木料截下5分米,则表面积会减少多少平方分米?
  5.如果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这些问题涉及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既复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主要特征和相关计算方法,还联系了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灵活应用。
  第二,活用题组串,对比异同点。课堂上,我们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除了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更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合理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以题组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比与分析。
  【案例2】分数与百分数应用
  1.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多,杨树有几棵?
  2.柳树60棵,比杨树少,杨树有几棵?
  3.杨树75棵,杨树比柳树多,柳树有几棵?
  4.杨树75棵,柳树比杨树少,柳树有几棵?
  5.杨树75棵,是柳树的,柳树有几棵?
  6.柳树60棵,是杨树的80%,杨树有几棵?
  7.杨树75棵,柳树是杨树的80%,柳树有几棵?
  这组题,把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汇聚起来,帮助学生复习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三步曲:定“1”、定法、定式。以不变应万变,即“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分量”;单位“1”已知时,直接用关系式,未知时就用方程解答(设单位“1”为x),或用“对应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遇到百分数应用题,先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就成了大家熟悉的分数问题了。
  二、横成链,突出知识的横向整合
  设计练习,我们还要从“线”上把握,按概念、计算、应用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突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达到穿珠成链的效果。
  第一,整合概念。有些概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理清关系,事半功倍。比如,除法、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从定义上看,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是一种关系。他们各部分名称的对应关系,可列成下表。
  从性质上看,被除数、分子或比的前项和除数、分母或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分数的大小和比值不变。这叫做除法、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因此,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5==( ):40=
  第二,整合解法。在学习某一类知识时,往往看不出学生到底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把知识间的联系、解法间的联系加以整合,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
  【案例3】学校有84人参加数学竞赛。已知获奖人数的与未获奖人数的共57人。那么,参加数学竞赛获奖和未获奖的同学各多少人?
  学生往往只想到用方程方法解答。其实这个问题也可用假设法解答。假设获奖与未获奖都是,共84×=63(人),获奖人数就是(63-57)÷(-)=48(人),未获奖人数就是84-48=36(人)。
  这就体现了分数问题、假设法和方程解法之间的巧妙贯通,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整合技巧。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些问题似乎很难。如果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就能化难为易,很容易找到解题突破口。
  【案例4】某校在捐款活动中,四、五年级捐款数的比是2:3,五年级捐款占六年级80%,四、五、六年级捐款数比是多少?若三个年级共捐款700元,哪个年级捐的最多?是多少元?
  这道题看上去很复杂。如果先引导学生把80%转化成=4:5,根据题意,可以列成如下竖式:
  求出了四、五、六年级的捐款数目的连比,又已知三个年级的捐款总数,变成了一个按比例分配问题,就显得简单多了。
  三、亮出点,凸显数学的独特魅力
  数学中的典型例题,可以凸显数学学科的魅力。教材中编排的内容,往往具有普遍性。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特殊例子和学生操作中的错例、趣例等,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第一,举特例。学过假设法,学生往往会用“鸡兔同笼”的解题模式去解答同类问题。复习时,有必要提供特例,以防学生形成定势思维。
  【案例5】一次数学竞赛,共25题,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题倒扣2分,小明得了70分,他答对了多少道题?
  假设全做对了就是:25×4=100(分)。但才得70分,多出了30分。这30分从哪多出的呢?原来,错题都当成对题了,每有一个错题,不仅4分得不到,反而要倒扣2分。这样,把一道错题看成对题,就多算了6分,多出的30分需要替换:30÷6=5(次),因此,做对了的题就是:25-5=20(道)。
  这道题是“鸡兔同笼”问题。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思维定势,学会针对题目的特点,灵活解答。
  第二,举错例。我们可以从学生平时作业的错误中找典型题目,让学生分析原因,再设计类似习题让学生练习。
  【案例6】下表是省质检局2010年上半年对空调器、电冰箱和电池的抽样调查结果。请分别算出空调器、电冰箱和电池的合格率。
  用17÷21,商除到第四位时是0.8095,取三位小数时学生就容易出问题了。
  因为教材中要求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那么这个小数末尾的0是不可以省略的。一些学生直接写成17÷21=81.0%,没有用“≈”。正确的写法是:17÷21≈0.810=81.0%。学生练习后,我们可以再设计一道类似的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应用运算律时常出现如“45×(-)×16=45×-×16=9-2=7”这样的错误。其实,只要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括号外面的乘法算式“45×16”看作一个整体,问题就解决了。针对这类错误,我们可以发动同桌间互相出题练习,提供更多的巩固机会。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民路小学,江苏,淮安 223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