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路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爱勤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许多政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密切联系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校内外生活经验,通过对话、体验、探索、实践等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但由于国内学者对“生活世界”这一西方哲学词汇理解不一,有些教师想当然地理解“生活世界”,导致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路途上产生了不少问题。如: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政治性;照搬“生活原貌”,不批判现实生活的假、丑、恶;课堂完全“日常生活化”等。结果新的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很好建立,原有的知识、能力也大打折扣。为避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路途中出现偏差,需要澄清几个误区,明确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质,从而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一、回归“生活世界”不能不要科学知识
  
  针对近代社会的科学危机、人的精神危机,现代西方哲学家胡塞尔开出一帖回归“生活世界”的药方。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存在着的有效世界”。“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所经验到的对象的‘感觉丰满性’,却被科学系统地抽象化了”。于是国内有学者认为,“科学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应把科学世界‘悬置’起来”,也就是说“应把科学和知识‘括出去’”。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不正确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无疑是现代化的根本。整个“生活世界”既包括科学的经验、科学理论和科学逻辑,也包括世俗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难以“一分为二”。
  作为一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法“悬置”科学知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包含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与文化学,这些学科本身就是体系化、理论化并经过前人实践证明了的科学,而且教学方法、过程和手段等也都是科学的,离开了科学的理性光芒,人类会永远在“灌木丛”之中东奔西突迷失方向。人类正是通过“教学”这一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思维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活动来扩展个体的生活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并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融合的。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意味着抛弃、背离“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教学,而仅仅去教“经验”和教“生活事件”,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书本化”、“条条化”的一种反对。
  
  二、回归“生活世界”不能完全日常生活化
  
  我国衣俊卿教授把“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非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教育作为一种自为、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属于非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的教育主要遵循的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注重的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生活世界的异化以及情感世界、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失落。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学者提出,教育要回到意义和价值之源泉――日常生活世界。胡凯教授在《生活世界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进行解读。
  尽管日常生活是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和“资源库”。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感、安全感和信任感等“在家”的感觉对于个体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完全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初衷;另一方面因日常生活的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会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淡化发展学生理性认识的价值,使教学世界失去工具价值和自己的独有的主体,无法实现人类从自在自发状态向自为自觉状态的转变。
  “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它们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实现“非日常生活的日常化”和“日常生活的非日常化”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这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客观要求。
  “非日常生活的日常化”并不是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取代教学活动,而是要求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体验,营造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真实情感自然流露。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学生有直接经验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讲“供求影响价格”的关系时,先不进行理论的讲述,而是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买东西会“物超所值”?学生都有买商品的直接经验和体会、从中引申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经济学观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要高高在上,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能说,在生活化的环境里进行学习。
  “日常生活的非日常化”是指教学活动应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批判性重构,转变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性、适应性和非反思性的特点,实现日常生活的理性化、自觉性和创造性。如,在学习完《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后,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或身边同学的消费状况,并进行分析评点,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消费行为中更为科学、协调、理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回归“生活世界”不能无条件迎合现实生活
  
  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成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应对人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适当超越性,教育不能等同于人的现实生活,也不能简单地把现实生活照搬和移植到教育中来,而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积极为学生建构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可能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良莠不齐,、五味杂陈的,因而必须对社会生活进行改造。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改造、简化、净化和平衡,使之符合教育活动的特性和宗旨,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应关心的是提升和超越生活,即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等,也就是说要超越现实生活,建构理想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也就是意义的世界。用纯粹的现实问题充斥课堂,而不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生活,是对走向“生活世界”的一种误解。实事求是指出我国现实社会存在的“民主程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信用缺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等问题,不能停留于批评、分析原因,更要引导学生明白自身肩负着改造社会、从自身做起的社会责任,要在善恶、美丑、真假的辨别中多一份理智和清醒,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对“教育是生活,用生活来教育、教育为了生活”的一种认同。回归“生活世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要科学知识,也不能完全地日常生活化,更不能无条件地迎合现实生活,而是要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现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建设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干预生活并超越现实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他们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体会与认知,从而建构更完满的未来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