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稻早熟品种发生早穗现象的分析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树诚

  【摘要】近几年在水稻生产中早熟品种常常发生主茎早抽穗开花现象,往往成为无效产量。其原因早熟品种对温度敏感属于感温性品种,并且生育类型为重叠型,因此加强育苗管理。尤其在2.5叶后,棚内温度连续2d超过25℃就可能发生早穗现象。一般秧田期不超过30d,同时加强肥水管理 使秧苗达到壮苗标准。
  【关键词】早熟品种 感温性 重叠型 壮苗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62-01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属于高纬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急,夏季温度偏高,冬季温度偏低,无霜期较短的寒地稻作区。由于春季升温快,夏季温度偏高,从而在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才有可能大面积栽培喜温作物水稻。近几年在水稻生产中早熟品种于6月23日至7月初常常发生主茎早抽穗开花现象,往往成为无效产量,因此,增添了农民负担。经过调查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 早熟品种发生早穗现象的生理原因
  
  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即是喜温作物,又是短日照作物。水稻的全生育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不同品种的生殖生长期即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成熟的日数差别不大,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不同,主要取决于营养生长期。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又可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可消营养生长期,前者是水稻植株能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生长时间,而后者则因其所处的生态条件不同而变化。影响水稻可消营养生长期的环境因素主要的是温度和日照长度。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出苗到抽穗的日数)基本上决定于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作用下所形成的特性。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水稻的感温性是指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件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缩短日照时间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反之亦然。水稻的这种特性称作感光性。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是指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的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早熟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中熟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熟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早熟品种在高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前成熟。从本质上说水稻品种感温性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熟期的品种完成营养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不同,从而使品种的感温性表现出强弱之分。而黑龙江省的水稻早熟品种,由于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少,感温性较强,也就是说对温度敏感,对日长反应钝感,如育秧期间温度偏高未能及时揭膜,插入大田易发生早穗,使产量难以提高。并且黑龙江省的水稻早熟品种(地上部分伸长3---4个节间)属于重迭型的这一类型,营养生长期偏短,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已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期有一部分重迭。在栽培上协调不好促控关系,必定会加速幼穗的分化,出现早穗现象,同时由于前期水稻生长量不足产量受到损失。
  在水稻育苗时常常发现播量过多苗弱加上秧苗的老化,碳的含量过多使碳氮比过大(壮苗的碳氮比,一般中苗为7~9,大苗是11~14),由于秧龄过长插秧期拖后,便加速分化水稻幼穗,导致发生早穗现象。
  
  2 防止措施
  
  2.1 把好盐水选种这一关
  严格掌握盐水的比重,有芒品种盐水的比重为1.08,无芒品种盐水的比重是1.10~1.13,一般50Kg水,加入8~10Kg食盐。目前很多稻农不采用盐水选种,由于不选种,秧苗不壮不说,“三类苗”现象严重。也就是发芽势强的早出苗,弱的晚出苗,产生了老少三辈,其中有三叶一心的,有二叶一心的,还有一叶一心的。当播种密度大,温度高时,在秧苗之间产生的竞争十分强烈,弱苗竞争处于劣势时,叶片数发生减叶现象,这部分秧苗在秧田开始幼穗分化了。如果将这部分秧苗插入本田,遇到高温时早穗现象时有发生。即6月末,7月初抽穗。
  2.2 播种
  早熟品种不宜早播,一般播期为4月20~25日。早熟品种不宜育大苗,播量以中苗为标准每平方米播275g,秧田期为28~30 d。应注意控制秧龄如秧田期超过30 d天加上播种密度大使秧苗老化碳氮比大,不利于分蘖,并且促使幼穗分化。易发生早穗现象。
  2.3 培育壮苗
  早熟品种是否发生早穗现象,应注意培育适龄嫩壮苗,早熟品种适龄嫩秧苗为中苗,叶龄为3.5~4.0。加强秧苗管理是最关键的时期,既是提高成苗率,又是培育壮苗成败的关键时期。要及时炼苗,见绿就通风,严防高温。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宜超过28℃。棚温在2叶期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5℃,尤其在2.5叶后,棚内温度连续2d超过25℃就可能发生早穗现象。一般秧田期不超过30d,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使秧苗达到壮苗标准。
  2.4 重视大棚育苗,去消小棚育苗
  经调查发现小棚育苗的水稻秧苗常常出现早穗现象。其原因棚小温度极为不稳定忽高湖低,棚内温度不宜控制,晴天不及时通风温度上升急快,一般可达35~40℃,甚至达45℃以上,加速分化水稻幼穗,导致了发生早穗现象。而大棚育苗因塑料棚大保温好,棚内昼夜温差小,抗逆缓冲能力强。高温时温度极值小,低温时温度极值高,昼夜温差适宜,有利于秧苗的生长和提高秧苗素质,早熟品种不发生早穗现象。
  2.5 加强大田管理
  插秧期应掌握“插5月秧,不插6月秧”,移栽后正常管理,一旦发现发生早穗现象,应及时灌浅水,施适量氮肥,每公顷施50Kg左右尿素,达到足够的分蘖数和穗粒数,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夺取丰收。
  
  3 小结
  
  黑龙江省的水稻早熟品种,由于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少,感温性较强,育秧期间温度偏高未能及时揭膜,插入大田易发生早穗。并且黑龙江省的水稻早熟品种属于重迭型,营养生长期偏短,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已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期有一部分重迭。在栽培上协调不好促控关系,必定会加速幼穗的分化,出现早穗现象。在水稻育苗时播量过多苗弱加上秧苗的老化,碳的含量过多使碳氮比过大,由于秧龄过长插秧期拖后,便加速分化水稻幼穗,也会导致发生早穗现象。因此,注意把好育苗关,应注意培育适龄嫩壮苗,早熟品种适龄嫩秧苗为中苗,叶龄为3.5~4.0,加强秧苗管理是是防止抽早穗的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应加强大田的管理,尽量减少早穗现象发生,夺取水稻的最大丰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0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