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校\家庭教育的互补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国旺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可见,学校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由于环境、人员等的不同,存在很多区别,也各有优势,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下,它们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一、学校、家庭教育价值定向方面相互交叉,培养“四有”新人
  
  学校作为国家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专门化育人机构,在总的教育目标上是国家、社会定向;在教育实施上是群体定向;在学校目标上是行政任务定向;对教师本人来说,是职业定向而非尽义务、做奉献。从全社会来说,庞大而系统有序的学校教育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和各方面的人才,也使我们每一个家庭及我们的子女从中受益。所以,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已成为个人发展的一部分,缺少基本学校教育的人是有缺陷的社会成员,会极大地阻碍自身的发展。但是,家长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总体上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的,学校教育是在对国家和整个一代一代的人负责。
  家庭教育则是从本家庭出发的个人定向,对社会道德规范、人才规格的考虑也是从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出发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要承认在当前社会中,家庭教育中从小家庭乃至家族发展定向有一定的合理性。正是从这种定向出发,家庭教育不是职业活动,而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家长进行的子女教育是自己的私人义务,也是家长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对家庭、对自己的奉献,而不单单是对子女的奉献。家长应真正把子女教育看做是自己发展的一部分,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在为您自己个人负责。
  
  二、学校、家庭教育内容侧重点相互支撑,培养社会人
  
  学校作为社会育人的职业化场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政治教育、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应能力的教育。
  家庭教育侧重点:一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二是和其他教育共同承担着人格培养的任务;再就是在完整意义上人的素质教育中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育人任务,如人的基本生活技能与态度、家庭伦理规范、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学校德育要注重亲情培养、伦理道德教育、社会新风新俗倡导等内容的强化。家庭教育要注重社会适应的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学校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补充家庭教育中的某些缺失。家庭教育则要注重对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拓展。
  
  三、学校、家庭教育在形式上相互补充。做到相得益彰,丰富多彩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高度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这种性质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担负的教育内容在组织安排上的系统性和渐进性、规范性和严密性。同时,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实施也带有强制性,它的高度组织计划性使它像一架巨大的教育机器,身在其中的学生也包括老师都必须遵循这架机器的运作程序而往往身不由己。
  家庭教育则主要是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以高度随机和灵活地安排与实施。学校教育更易于发挥教育上的科学性,家庭教育更易于发挥其艺术性,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校、家庭教育在方法上相互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家庭教育在方法上只有相互借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实效。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纠正其错误。说教也是一种艺术。对教师讲,对犯错误的学生持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对话式的说服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去体验他们的情感,抱着使他们自觉认识和改正错误的目的,以充满人性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家长讲也应耐心再耐心,摆事实、讲道理。
  2.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激励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公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示范法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是非评价法。是非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家长都应利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
  4.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根据德育任务精心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成为具有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和开展好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家长也可以组织家庭活动锻炼孩子。
  5.心理辅导法。学校、家庭教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在方法方式上却容易忽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学校、家庭教育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加入心理辅导。教师、家长都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
  还有行为训练法、自我教育法、环境熏陶法等等,家庭、学校都可以相互借鉴,协调配合,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