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学习是积累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素养的过程。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效率较高的一种学习方式。现浅谈如下:
  1合理的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我们要以教材为范本,不依赖于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致力于挖掘教材的内在本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要勤读书刊,参与数学和教学研究,积累研究的经历,使我们的“半亩方塘”不断汲纳“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凭借教材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有的放矢。
  1.2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学生消化与巩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得有一个过程,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是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了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同时,教材上所列例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特别是在学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后,解题要点、书写格式等往往都需要以例题为样板,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更为重要了。
  2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对师生互动的活动,能通过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平等民主的态度,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使之感受到这些知识是由他们自己头脑探索、研究和产生出来的,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在学习多边形时,可以播放一些照片,就是我们熟悉的建筑物,墙壁、地板、推拉门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与数学息息相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教师进而问:“你知道一些推拉门设计成四边形而为什么不设计成三角形的吗?有的图形能做成地板砖而有的为什么就不行呢?”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积极思考,争先发言。在气氛愉悦中完成本节课。
  3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3.1展好奇心,激发发展学生的探索欲望。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过:“科学始于好奇”。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探究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充满好奇时,才迫不及待地对它产生刨根问底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强烈,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张又活泼的境界才是我们上课最需要的。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如设计这样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你心里想一个数,不用告诉我。现在把这个数乘以2,减去2,然后再把所得的差乘以2,减去4,最后把所得的数除以8,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说:“3。”老师问:“你原来想的数是8,对吗?”学生道:“是”又试了几次,每次都是那么准。老师问:“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时学生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立即点拨:“请你们用方程试一下好吗?”引入课题,学生会很兴奋的完成这节课的内容。
  3.2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必须具有探索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巧妙的问题情景,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情景设计可以这样:有一个小朋友正在把三根小木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可是怎么也搭不成,他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帮他想一想吗?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塑料吸管(长度分别为13cm,9cm,6cm),启发学生能做成一个三角形吗?然而把最短的边剪去2cm观察又会出现什么呢?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①你做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②最短边剪去一小段,是否能“首尾顺次连接”?若能连接是否组成了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接”?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答,教师再次设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接”构成三角形?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新课的探索上。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后,再让学生回答小朋友为什么搭不成的原因,再次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经过这样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并积极去探索,大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能归纳出结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3增强课堂练习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探究技能的有效途径。如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练习,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题目,或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选答题,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以有效的发展和训练。例如,在“乘方”一节内容的引入中,设计把一张纸对折20次有几层楼高的活动,或讲愚蠢国王奖赏发明象棋的大臣多少粒小麦等故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另外,还可以尝试多角度、多方位的设计,如:“假设――”、“列举满足条件的事例”、“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除了某个结论,还有吗?”、“还存在那些可能”、“想想不同位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学教育.辽宁:中国数学教育杂志社,200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