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长的烦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醒芝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还有入学“绿色通道”。通过这一体系,很多贫困大学生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诚然,贫困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但如果一味地依靠家庭、依靠社会、依靠国家,甚至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将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勤工俭学 对策
  
  1基本情况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这里的贫困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大多从事薪资较低或最低的位置的职业,甚至是无职业。收入一般都只能用于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必需,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甚至会陷入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状态。
  从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构成来看,主要有下岗职工、单亲、离异、孤儿、重病、残疾和军烈属家庭几种类型。
  从家庭经济困难主要原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家庭收入低、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弱、父母双亡或单亲、父母下岗等造成的。
  
  2贫困大学生在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业和生活难以兼顾带来的重重矛盾
  贫困大学生在校园里生活艰难,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们在发奋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面对日益严峻的贫困大学生问题,各高校都把它摆在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位置,采取多种多样的资助方式,但毕竟学校能给的补助十分有限,也只能解一时之需,更何况还不是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获得补助。同样,也不是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获得奖学金、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获得助学贷款。根据抽样调查50名贫困学生的生活情况,结果如下:在2005―2006年度中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19人,占38%;申请到校内勤工俭学的有13人,占26%;获得减免学费的有7人,占14%;获得各类补助的有26人,占52%,由此可以看出各类比例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勤工俭学的人数不多。
  学生以学为主。现在的学校大多采用学分制的方式,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方可顺利毕业。而贫困学生由于本身在经济上就有很大的压力,不得不去做一些兼职来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这样一来,双重压力显现。根据调查,50人中,拿到各类奖学金的有7人,占14%;有一门不及格的有4人,占8%;有两门以上不及格的有5人,占10%。大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怎样合理地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成了贫困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两者难以兼顾时,这就给他们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负担,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2.2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无力感
  贫困大学生的贫困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他们的社会资本也严重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极不丰富,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导致他们处事能力和社会机会方面的社会性贫困。
  教育成本在不断上升,而回报却在下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是一块心病,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沉重而无法回避的话题。他们往往承载着家庭对未来的所有期望,但现实越来越残酷,岗位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刚毕业的本科生的收入平均水平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如果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还要还清四年贷款,压力可想而知。这让人不得不想到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的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所谓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家庭内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由年老的一代传递给年轻一代,尤其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童年和成年后重复其父母的境遇。高额学费加上就业困难,成为贫困大学生家庭难以承受之重。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吗?贫困生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的不利条件和一些自身条件如言谈、举止、自身形象等因素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往往看不到希望,担心花费这么多钱到头来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2.3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
  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的学生,在上海这个城市中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来到上海的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而贫困学生由于在求学期间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靠父母的资助和不丰裕的打工所得以及银行贷款维持着学业,经济地位处于劣势。如果没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很容易产生一些冲动的想法和行为。
  正因为上述问题的不可抗性,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和情绪,甚至心理失衡,对社会、对人产生一种趋避式的态度。因此,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
  同时,社会上“以貌取人”、“以钱待人”的态度,加剧了贫困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负向改变。
  另外,许多贫困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来自学校和同学的关心和资助,善意的帮助在他们看来却是一种施舍,有损尊严,有些更不敢正视自己,甚至隐蔽自己的贫困现状,拒绝申请困难补助和接受他人的帮助。
  这种种相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价值体系,影响着许许多多的贫困大学生。
  2.4理想和现实落差
  贫困大学生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改善自己的处境,但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心理上有强烈的自卑感和依赖心。同时,因处境艰难和长期得不到别人尊重和承认,又有着对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和敌视情绪。自我实现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心理落差巨大,导致萎靡不振、无所事事等。这里让我们看到了除了贫困本身,还有一个心理贫困的问题。如何去弥补他们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如何使他们调整好自身的心态,而不要变成“大负翁”,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3对策
  
  3.1加强外部措施
  3.1.1教育引导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
  帮扶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引导很重要,而且越早越好。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应该立即开展教育和辅导,使贫困学生尽快建立健康的认知方式和健康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让他们懂得自强自立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这方面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因此有挖掘的潜力。
  开学后还要继续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对其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等,并选择优秀贫困生代表进行宣传,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3.1.2构建和谐团队,使学生找到归属感。
  团队可大可小,包括寝室、班级和社团等(对五十名贫困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参加学校各类社团的有6人,占12%;在校期间担任过干部的有7人,占14%。这说明贫困学生融入团队的比例还很低,在学生中的号召力、领导能力也有待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3.1.3建立贫困大学生自助协会。
  成立贫困大学生自助协会,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同时,贫困生可因此树立起只有自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信念。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处境都差不多,一般不会有心理障碍,可以携手共同成长。交流、沟通活动可采取多种方式,如热线、面谈、网上咨询等。
  各高校建立协会后定期交流,贫困生组成互助小组,充分发挥相互协助的精神,达到共同应对困难、共同成长的目的。这样可以扩大贫困生的社交圈子,以增强贫困生的心理适应性。

  自助协会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希望贫困大学生了解和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差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助的目标,也能通过团体的力量帮助更困难的人,从而从受助、自助走向助人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懂得去回馈社会。
  3.1.4建立自强不息档案。
  入校时,给每位登记过的贫困大学生建立自强不息档案,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措施,鼓励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创造美好新生活。该档案应该包含学生历次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时间、负责人的评价和学生的感想,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包括参加的校内外各项活动,每学期辅导员评语和同学评价等等。这一方面是对贫困学生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另一方面也是评选奖、助学金等的依据。
  3.1.5和事业单位、企业等形成合作关系。
  前面已经谈到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乃是他们最大的一块心病。鉴于贫困学生这个群体有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等品质,一些贫困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深受欢迎。对于受益单位,学校的就业办应和他们长期保持联系,考虑让下几届的贫困毕业生去这些单位实习,一方面可以增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就业打下一些基础。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校方与企事业单位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也打响企业的品牌,达到多赢的效果。
  3.1.6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的政策扶持这一方面可以想到很多。本文主要从贫困大学生毕业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着手,希望能拓宽他们的就业发展思路。
  1)鼓励去中西部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给予资金的投入,达到规定工作年限后可以转业。
  2)创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就业的高压下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出路。由于贫困大学生很难有启动资金,国家可以给予前期的支持,包括低息贷款、再从创业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等等。
  3.2从自身挖掘潜力
  3.2.1要处理好不可改变的自我与可改变的自我之间的关系。
  贫困大学生首先要处理好不可改变的自我与可改变的自我之间的关系。不可改变的自我包括贫困的现实和自己的长相、身高等。可改变的自我就是如何面对现实,爱自己、爱家庭、爱自己的人格、爱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强,从不可改变的部分中找到优势,做一个正常人。
  同时,贫困大学生一定要克服依赖思想,在国家、社会、家庭大力支持的同时,要想办法勤工。并不是说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必须去打工,但是起码要有自强自立的意识。现在贫困大学生中很多人有依赖心理,少数产生抱怨社会、抱怨家庭以及幻想、自卑等不正常心理,刻意打扮自己、抬高自己,以期求得“心理平衡”,还有极个别走向极端,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勤工俭学在国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反而依靠家庭是可耻的。但在中国,这种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其实,自己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这样既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对自己也是个很有价值的锻炼。
  3.2.2要自立自强,构建受助――自助――助人的循环。
  国家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帮助贫困大学生。但由于贫困学生的数量比较大,且贫困问题会长期存在,所以受助是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自助。
  贫困学生必须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同时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所以,应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俗语云:“惟自助者天助之。”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3,9.
  [2]韩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3]魏青.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其疏导.教育与职业,2006,4.
  [4]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381.htm